本報記者 杜雨萌
1月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春運形勢和工作安排。《證券日報》記者從本次發布會上獲悉,今年春運將從1月14日開始,到2月22日結束,為期40天。
從總體規模看,據交通運輸等部門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將達到90億人次,鐵路、民航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5.1億人次和9000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從出行結構看,自駕出行將穩居主體地位,預計達到72億人次,約占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車流量單日峰值或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選擇新能源汽車自駕出行已經成為春運期間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因此,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服務保障情況亦備受關注。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負責人高博介紹,交通運輸部門一方面指導各地加快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建立重大節假日高速公路充電繁忙服務區調度保障機制,最大限度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含停車區)累計已經建成充電樁3.31萬個、充電停車位4.93萬個,較2023年底分別增加1.21萬個、1.66萬個,已建設充電設施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占比從2023年底的85%提升到了97%。除少數高海拔服務區外,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充電排隊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帶來的階段性挑戰,我們正在會同相關方面全力以赴,持續優化提升各項充電服務,更好保障人民群眾便捷綠色出行。同時,也呼吁廣大車主朋友們在出行前盡量做好車輛電量規劃,高峰時期盡量錯峰充電、少量補電,提升整體充電效率。”高博說。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補充稱,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會同相關方面統籌推進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規模持續擴大、網絡加快完善。僅就高速公路來講,截至去年11月末,全國已經有超過5800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安裝了充電樁,覆蓋率已經達到97%。后續,還將加快推進公路沿線、老舊小區、農村地區等重點區域充電設施建設,持續提升運營服務水平,以此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出行充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