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包頭8月8日電 (記者 李愛平)“在合理控制產業規模、調整產業結構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稀土材料終端產業應用拉動稀土產業協調發展”。
8日,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會長、中國稀土學會理事長干勇在第六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論壇上,認為中國稀土料應在“終端產業”有所建樹。
據干勇介紹說,中國稀土行業的發展,在經歷了第一階段突破冶煉分離技術;第二階段突破稀土新材料生產技術之后,現在進入第三階段,即稀土材料的終端高水平運用產業化集成技術。
干勇舉例說,以釹鐵硼為代表的稀土永磁體是迄今最強的磁體,稀土永磁材料已廣泛應用于高性能、探月工程、載人航天、移動通信、載人深潛、航空母艦、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工業機器人及高速鐵路等工程技術領域。
記者從主辦方獲悉,除此外,稀土超磁致伸縮材料可應用于精密機械智能控制及核潛艇聲納探測,而稀土磁致冷材料是新一代制冷機的核心材料,高效能稀土永磁材料帶動幾乎所有領域發生了以綠色、智能、等群體性技術革命。
干勇認為,稀土元素除本身具有優良的催化性能外,還有提高過渡金屬及貴金屬催化劑的耐高溫熱穩定性、抗中毒性能、減少貴金屬量等重要作用。在石油化工、機動車尾氣凈化、城市霧霾治理有凈化、有毒有害氣體凈化等領域中不可替代。
因此他認為,中國應在合理控制產業規模、調整產業結構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稀土材料終端產業應用拉動稀土產業協調發展。
作為本屆論壇主席,干勇樂觀表示,包頭是“稀土之都”,這里有國內外第一家稀土技術研究院,國內外第一家以稀土命名的高新區。這里還有世界最大的“新材料寶庫”資源白云鄂博稀土礦。“因此,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這里的人們,一定會創建稀土材料在終端產業高水平應用上的豐功偉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