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內部分住宅小區存在私自搭建陽光房、圍墻的現象,這些違章建筑占用公共空間,帶來安全隱患,不斷引起居民之間的糾紛和矛盾。近日,開發區行政執法大隊工業園區中隊提前介入新樓盤,對居民進行普法宣傳,告知違章行為及應負的法律責任。
7月28日,碧桂園小區向業主交付。碧桂園小區包括8幢高層住宅和14幢別墅,共計1773戶。開發區行政執法大隊工業園區中隊的隊員擔心:碧桂園情況相對復雜,高層住宅的挑高部分,給搭建陽光房預留了空間,而別墅也有可能出現占用公共綠地、私自搭建圍墻的情況,或在別墅樓頂建造陽光房。
于是,工業園區中隊提前制作了《致廣大居民的一封信》,信中詳細列出各種違建的危害,如隨意動墻會削弱房子抗震能力,擴建陽臺可能會導致坍塌,消防通道建簡易房會導致逃生困難。
交房當天,工業中隊在售樓大廳設置了宣傳咨詢臺,在業主辦理交房手續時,主動遞上《致廣大居民的一封信》和《開發區違法建筑整治工作宣傳手冊》,與業主進行交流溝通。執法隊員耐心講解什么是違建,來提高居民的自覺意識。
“搭建一個陽臺幾天就能完工。如果我們不提前介入新小區,只要一戶人家做起來,周圍很多居民會效仿,管理就更難了。其實,搭建違章建筑不僅有安全隱患,之后如果被拆除,居民反而得不償失。”隊員說。
碧桂園小區將迎來裝修高峰期,工業中隊計劃和小區物業聯動,控制違建現象的發生。物業在日常巡邏時,將對進入小區進行監督和管理,如果發現有人運槽鋼等材料或發現搭建違章建筑的行為,要及時通知執法隊員。
接下去,工業園區中隊將陸續介入轄區內即將交房的各個新樓盤,通過宣傳,以便讓居民自覺約束裝修行為,不做違章建筑。(記者 王舒暢 通訊員 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