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海淀辦稅大廳的等候區里空空如也 攝影/本報記者 張欽
昨天是北京放寬普通住宅認定標準后的第一個工作日,以往這種政策利好引發的納稅高潮卻并未出現,來辦稅的業主很多都是到了稅務所才知道新政。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北京樓市整體企穩跡象明顯,四季度的表現將好于三季度。
昨天是北京放寬普通住宅認定標準后正式執行的第一個工作日,根據這項稅務新政,很多購房業主能夠節省一大筆稅費。按照以往慣例,這種政策利好能夠引發稅務所的客流高潮。不過這種情形在昨天卻沒有出現。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上午來到以往房屋繳稅比較集中的海淀區采訪,在位于上地的辦公中心二樓的稅務所,來這里辦稅的業主不僅沒有增加,反而甚至較平時還更少。工作人員分析,很多業主都急于在節前把手續辦完,所以節后業務量反而變少了,“至少說明稅收新政的影響還沒有顯現”。
新政
普通住宅門檻放寬九成家庭受惠
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財政局、市地稅局聯合發布《關于公布本市各區域享受優惠政策普通住房平均交易價格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自10月8日起,購房人根據新的普通住房價格標準納稅。新標準實施后,享受到普通住房稅收優惠的購房家庭比重擴大到90%以上。
據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北京調整后的區域住房平均交易價格是以2013年全市新建商品住房平均交易價為基準,即單價2.2萬元/平方米、套總價260萬元/套,根據區域調整系數確定。區域調整系數為:五環內1.5、五到六環之間1.2、六環外0.9。根據三部門發布的《通知》,新標準執行的節點定在申報繳稅環節。即從10月8日起,住房交易的納稅人申報繳納稅款,符合普通住房標準的,即可享受相關的稅收優惠。
現場
辦稅大廳里的業主“出奇得少”
上午10點多,北青報記者來到海淀區辦稅現場看到,排號機顯示的等候人數為48人,已經辦結了20多人。據稅務咨詢窗口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沒想到來辦稅的業主不僅沒有激增,反而還“出奇得少”。“你看連辦完的一共才這么幾十人,以往趕上人多的時候,屋里就能排100多人呢!”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這間辦稅大廳里共有大約40個等候座位,但只有七八個座椅上有人等候。為了應對客流高峰,稅務部門還專門在樓下的大廳里開辟了另外的等候區,但昨天這里也是空空如也,只是偶爾有一兩個人坐著,還都不是來辦稅的。“要是趕上人多的時候,樓上樓下都等滿了人!”一位保安介紹。這里的工作人員介紹,國慶節前幾天來辦稅的人特別多,“估計很多人擔心節日期間政策會有變化,所以都想搶在節前辦完”。
稅務所樓下是房產登記大廳,昨天同樣也是客流稀少。北青報記者上午10點左右來到這里時,大廳里只有將近二三十人。北青報記者以辦業務為由想提前取個號,負責發號的工作人員干脆地說:“等材料都辦好了再取也行,今天沒什么人,前邊只排了六個人,一會兒就能到!”而據這里的保安介紹,人多的時候這個時間段早都把上午的號全取光了,甚至會有倒號的號販子。
個案
北四環90平方米二居稅收優惠24萬
北青報記者看到,昨天來稅務所辦稅的業主多數都有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陪同。據一位前來繳稅的業主介紹,他們是8月底決定在北四環邊買一套二手房的,但之前經歷的房市低迷也讓他們有些猶豫不決,不過最終還是考慮孩子上學堅持買了下來,沒想到這么一拖還趕上了稅收新政。她介紹,他們的這套房子正好位于四環內,90平方米二居,2008年成交價是110萬元,目前400萬元,相當于單價是44000元。“如果按原來的標準這應該屬于非普通住宅,稅費總額大約是86.2萬元;如今趕上新標準,這套房子恰好屬于普通住宅,總稅費大約是62萬元,能節省24.2萬元。”
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趕在昨天新政頭一天來辦稅的業主基本都是意外碰上的,很多人甚至是到了稅務所才知道實施了稅收新政。也正因此,昨天來辦稅的人并沒有因為新政而出現激增。
文/本報記者 張欽
追訪
新政已改變樓市各方預期
從昨日起,北京開始實施新的普通住房價格認定標準。北青報記者走訪了部分地產中介和開發商,普遍對這一政策持歡迎態度,認為此舉將大幅激活改善型需求。而對于購房者而言,這將直接降低住房消費成本。
在多家地產中介門店,北青報記者明顯感覺到咨詢業務量大幅提升,而且議價的幅度有所減小。“新的普通住宅標準,加上央行救市的表態,這種綜合效應明顯提升了賣房人的底氣,直觀反映就是議價空間減少。”在新政實施之前,一般房產議價幅度在5%至8%之間,但是現在大多回歸到了3%左右。有些業主甚至覺得自己的價格掛低了,頻頻打聽周邊房產的掛牌情況,隨時準備上調價格。
對于很多開發商,普通住宅新政和央行放水如同給他們打了雞血,用開發商的話說,完全超過了他們的預期。北青報記者從幾家大型開發商售樓處了解到,售樓處來電來訪量大幅提升,成交也有所回暖。雖然網上有傳聞開發商要上調價格,但這些普遍都是謠傳。
“現階段去庫存回籠資金是首選,優惠幅度會減小。”開發商項目經理張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判斷北京等一線城市房價無憂,未來房價會向上。由于新房的稅賦要在收房后才交,所以目前來看真正刺激樓市的是央行的放水政策。
文/本報記者 范輝
相關
國慶7天北京住宅網簽594套
國慶7天,北京網簽數據新建住宅為538套,二手房住宅簽約56套,合計簽約594套,雖然相比2013年同期明顯下調,但優于2012年同期,整體看樓市企穩的跡象非常明顯。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網簽數據大部分滯后實際市場成交起碼兩個星期以上,所以目前的簽約數據實際反映的是9月上半月市場成交情況。
根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9月北京市二手住宅共成交9109套,環比上升8.4%,同比下降29.1%,9月成交量年內首次突破9000套。2014年三季度,北京市二手住宅共成交25573套,與二季度相比上升21.7%,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5.6%。市場成交情況出現一定好轉。從一些中介機構的調查數據來看,部分需求已經害怕再次踏空開始看房入市,預計在央行細則落地后,成交量有望明顯復蘇。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旭認為,從三季度各區域成交占比情況來看,外城四區成交占比上升明顯,尤其是朝陽區和豐臺區,進入三季度以后成交量大幅增加。這主要是由于二季度全市房價出現明顯下降,使得一些購房者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能夠選擇的區域范圍更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各地的松綁調控政策對北京的購房者心理影響越來越大。目前全國已經僅剩5個城市限購,全國政策面的轉寬松,對購房者心理出現支撐。對于目前市場購房者來說,雖然恐慌性觀望依然為主流,但入市的積極性在提高。
文/本報記者 范輝
預測
明年6月北京樓市或出現逆轉
北京二手房市場價格降幅在今年上半年超過之前市場預料,目前市場在售的二手房房源均價相比年初最高點,跌幅已超過15%,部分房源甚至超過20%。從7月開始,成交量已逐漸筑底,房價下調的幅度在逐漸放緩。大部分區域已經出現止跌現象。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整體樓市企穩跡象逐漸明顯,特別是在央行松綁限貸后,北京市場下半年表現將好于上半年,四季度的表現也將肯定好于三季度。但因為處于恢復期,房企依然以平價走量為主,四季度的主要表現將是量漲價穩。
“對于地產行業,10月份是一個窗口期,但并不會出現逆轉的局面。真正的逆轉可能會在明年6月份出現,格局也從供過于求向供需偏緊轉變,這主要是因為開發商在今年二季度后拿地少了很多,這會直接導致明年下半年房屋供應較少。”項目經理告訴北青報記者,“對開發商而言,未來的時間段也不容易。雖然政府拉住了房價下跌的勢頭,但是土地成本居高不下,開發商的中長期利潤率會下降。”
對北京而言,未來是否還有超預期的政策落地,這也是開發商和中介議論較多的話題。從目前來看,北京不具備全面放開限購的條件,但在稅費方面依然存在空間,比如說此前為了遏制房價實施的20%所得稅。
而在此之前,個人所得稅一般都按照成交價的1%繳納。業內人士建議,如果要激活樓市,重新回歸到1%的征稅方式是一種選擇,既不違反限購政策,又能夠增加樓市活力。但從去年到今年已經征收的稅費如何處理,這本身就是一個難題。
文/本報記者 范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