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房貸新政提振了市場信心,止跌作用比較明顯
受目前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房價再次暴漲的幾率并不大,“以價換量”仍將是開發商的主要策略
房地產市場目前是總體供求基本平衡、局部地區相對過剩的狀態,房地產市場調整仍處于“去泡沫”階段
提振信心效果顯現
10月第四周一線城市成交量逾1萬套,攀上2014年以來最高點
不久前,央行、銀監會發布房貸新政:擁有一套住房并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不僅可以再次申請房貸,還可以享受首套房貸優惠政策。此外,對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不再以行政手段禁止其貸款,而是由銀行業金融機構審慎把握并具體確定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水平。
房貸新政的背后,是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進入首個市場自發形成的調整期,以及由此導致的傳統樓市“金九”成色不足。一方面,樓市成交量創下近年來新低。據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統計顯示,9月全國主要35個城市新房成交套數同比下降6.14%。以一線城市廣州為例,9月市轄十區網上簽約面積創近10年新低,去庫存周期攀升至17個月。另一方面,樓市價格回調仍在繼續。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9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已全面停止環比上漲;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分別為58個和52個,分別比8月份增加了39個和20個。
“今年樓市調整范圍與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旭分析,今年9月,一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城市分別達69與70個,而在限購調控低谷期的2012年1月,該數據也分別僅為48與54個。“本輪市場自發調整對樓市影響的深度超過以往任何行政性調控政策,影響更大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