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9日電 眾所周知,老年人口數量大、老齡化時間長、未富先老等特點,使得我國的老齡化問題成為困擾國家、政府、社會的重大難題。目前,我國養老產業發展尚處于初始階段,養老產業社會化、市場化、多元化市場剛開始培育,對于想進入養老市場的企業來講,其面臨的投資戰線長、成本回收慢、短期難盈利等諸多方面的障礙,都使得企業要三思而前行。
1月8日,北京太陽城運河源老年公寓轉型模式研討暨啟動活動舉辦。旨在研討如何整合社會各項資源、創新養老模式,以品牌為先導,組建強大的企業聯合體,不斷擴大在市場滲透力,充分發揮規模優勢從而搶占養老市場先機。
中國社會福利協會副會長馮曉麗、中國太陽城集團董事局主席朱鳳泊、北京運河源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長左愛平等養老行業領導300多人出席。
在儀式上,中國社會福利協會副會長馮曉麗講到,2015年是完成“十二五”計劃的收官之年,我國不僅出臺了相關的法規政策,更重要的是全社會的力量積極的向養老服務業吹響了集結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在政府的支持下,養老服務業規范化、標準化的建設和管理;其次是解決養老服務業巨大的人才需求;第三個是我們要組織動員全社會各行各業品牌企業向養老服務業轉型;最后,通過政府的主導、社會力量的參與,培養我們中國自有的服務品牌。不僅為老年人提供優質的服務,更要建設符合老年人的宜居設施。北京太陽城運河源老年公寓的轉型是為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建設打開了一個創新的小窗戶,在新的一年為養老行業增添了新的力量。
全國老齡辦原副主任、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副會長曹炳良表示,作為一名老齡工作的從業者和一個剛步入老年的新兵,我充分的認識到我國還處在養老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產業和事業是政府和市場的兩只手,用這兩只手共同推動我國養老的發展。這次轉型,也是符合我國倡導的支持閑置度假村、療養院、招待所等改造為養老機構,順應社會發展的舉措。
北京市民政府局社會福利處處長李紹純對北京太陽城運河源老年公寓的轉型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北京已進入了深度老齡化階段,市政府在加大養老服務建設力度的同時,也要保障養老行業內部的質量。通州定位為北京市副中心,承擔著健康、醫療等多方面的功能,與老年人息息相關,運河源的轉型可謂應時而生。而太陽城作為第一家民辦四星級養老機構,得到多方面認可,具有其品牌優勢。今后,品牌養老機構的連鎖經營是一個良好的趨勢,也是政府部門鼓勵和支持的。
在老齡化社會大背景以及社會變革、經濟轉型的當下,北京運河源溫泉酒店適應時代發展需求,調整企業發展方向,審時度勢,轉型老年市場。運河源轉型養老的正式啟動,是一個大膽的創舉,北京太陽城運河源老年公寓的轉型模式更是走在了市場發展的前方,具有極其典型的示范作用。酒店轉型做養老具備很多優勢,如服務流程規范、硬件設施完善,也面臨很多挑戰,如適老設施配備、安全保障、為老服務管理等。運河源與太陽城集團的攜手,雖然是經營轉型的“被動之舉”,但也是彌補養老機構短缺的“主動之舉”。
運河源董事長左愛平認為,針對北京市通州區來說,巨大的養老服務社會需求,對各級各類養老機構,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 民營企業興辦養老機構,不僅是人口老齡化的客觀需求,也是探索適合中國國情養老事業社會化的新路子,更是今后把老年公寓辦出新特色的強大動力。“在太陽城運河源老年公寓轉型啟動之后,我們將與時俱進,在管理上實行酒店式管理與親情服務相結合模式,全面提升為老服務綜合水平,努力成為通州區養老服務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左愛平說。
作為國內第一家投身養老領域的企業,自2000年至今,中國太陽城集團在健康養老產業領域發展了15年,探索出成功的開發運營服務模式——太陽城模式并對外輸出。用太陽城集團董事局主席朱鳳泊的話來講:養老這個難題,是善者的花園、勇者的游戲、智者的棋盤。太陽城集團搭建養老產業聯合體這個平臺,將充分發揮集管理系統、產品模式、運營服務、市場營銷等一體化發展體系的優勢,整合資本、渠道等多種資源,增強企業個體的抗風險能力、節省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標準及管理效率等,助力更多企業在養老領域良性發展。北京太陽城運河源老年公寓是聯合體第35家,此次合作,更將充分發揮“太陽城”的品牌優勢和運河源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不僅在通州區打造出一個集生活照顧、健康養生、文化娛樂、精神贍養為一體的養老服務平臺,也為老人們在聯合體內多安了一處“家“,讓老人們在多個老年公寓之間能夠互換居住、增強溝通和交流,樂享晚年。我們的養老創新平臺——百齡計劃.全球聯盟也于今天正式上線,為“50后”低齡老人打造了一個跨越三代人的養老組合,產品更加細化,內容更加豐富。也希望太陽城集團能與更多企業抱團發展,攜手共贏。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齡化情況最特殊的國家,人口老齡化雖然對社會發展各方面帶來了深重的影響,同時也為經濟市場帶來了一片藍海。如何利用互聯網思維、金融化模式,將各產業進行融合,利用強大的品牌聯合體優勢為不斷擴大的老年消費群體提供更創新的服務,從而得以在蘊藏著巨大潛力的中國養老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這是擺在養老從業者面前需要認真探討和研究的課題。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2015年,堅持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發展思路下,調整供需關系、整合現有資源向養老資源轉型,多管齊下,相信解決養老難的問題也會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路來。(中新網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