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2日電 隨著2014年樓市進入深入調整的“新常態”,樓市告別黃金發展的十年,各大房企也紛紛謀劃轉型之路,探索適合本企業的道路。當代置業總裁張鵬認為,面對移動互聯新經濟環境下的樓市,當代置業將全力尋求行業、產業、智業 “合伙”,謀求新的發展機遇。
2014年是當代置業上市后的第一年,張鵬用“奔跑”二字來概括當代置業全年的感受。縱觀全年,當代置業傾注于全生命周期的生活家園地產模式,即綠色+舒適+節能+移動互聯模式。
張鵬談到,當代置業在綠色戰略引導下,首先是橫向綠化,在現有的城市進行深耕,并且進入上海、合肥兩座新城市;其次是縱向綠色,繼續優化細節、提升產品,增加客戶粘性,自主研發戶式空氣濾清系統恐龍壹號,以及智能家居系統;最后是綠色眾籌,當代置業首家全流程房地產眾籌平臺“無憂我房”成功上線,當代北辰COCO ΜΟΜ∧首期眾籌產品在開籌12分10秒即完成1000萬認籌發售,1小時50分完成88份所有眾籌產品的銷售,眾籌總額達1340萬。
整個行業的變化也使得地產人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在當代置業總裁張鵬看來,在移動互聯新經濟環境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高增長、高聚焦和高淘汰階段,但仍然有10年的穩定發展期。
他進一步解釋道,高增長就是有效地把控規模擴張,高周轉、高銷售、高杠桿,實現現金流;高聚焦即是實現毛利率、負債率、營業收入;高淘汰即是深耕重點甄選的城市。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中,房企一定要有差異化競爭力,才能使得強者愈強。
在張鵬看來,2015年中國一、二、三、四線城市差異性會越來越大,政府將根據不同的城市特點采用不同的策略。市場方面,下一輪房地產熱應該會聚焦在人口大省的中心城市,即“人多的地方”,或省會城市人口增長快的地方,以及價值洼地。產品方面,未來產品必然會向專業化、服務化和社會化發展,比如細分為出售公寓和出租型公寓,老年住宅和年輕人住宅,連高層和底層都會做成不同的產品類型。鑒于此,當代置業會多關注一些差異化、舒適度高符合自我需求的住宅產品。
面對更加充滿機遇和挑戰的2015年,張鵬談到,當代置業的前路,也可以用一個詞概括,叫做“合伙”。我們所謂的合伙,并不是偏離綠色地產的道路,而是吸收更多的思想與技術,更好的進行綠色地產開發。首先是行業合伙,與業內優秀的開發型企業進行合作,取長補短,共榮共贏。其次是產業合伙,即與上下游產業鏈合作,形成強大的戰略同盟。最后是智業合伙,推行智業合伙人制度,實現企業與職員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中新網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