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再度傳出利好,中國人民銀行稱自當天開始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此次降準是2015年以來的首次。盡管降準的目的是盤活經濟,但對于樓市而言無疑是一個較大的利好。近段時間以來,商貸、公積金貸款難是購房者們面臨的最為明顯的置業門檻。專家指出,降準使得幾千億的資金流入市場,將會間接幫助房貸額度進一步寬松。而資金增加將會促進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量上漲。記者發現,今年以來盡管是處于樓市的淡季,成交量有所下滑,但剛需入市的意愿開始增強。特別在廣州外圍區域,不少樓盤為了促進成交走“高性價比”路線。這些以低價為賣點的項目成為當下支撐樓市的重要市場力量。
降準將促樓市“升溫”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促進經濟健康平穩運行。
對于2015年的首次降準,專家們普遍認為對于樓市的影響將會“立竿見影”。合富輝煌首席分析師黎文江就表示,“此次降準對于樓市而言絕對是個利好。”而且他還認為這種刺激作用很快就能看到成效。“因為這次降準是0.5個百分點,算是很大的降幅了,涉及到幾千億資金。這些資金將流入市場,對于剛需買家來說,房貸相對會更加輕松。”降準后樓市成交的推動作用,黎文江認為,對于樓市而言,起碼對廣州的成交量會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盡管央行不斷對于房貸進行松口,但貸款難一直是困擾著市場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廣州公積金貸款持續收緊,商貸的額度顯得更為緊張。在日前,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夏衛兵更是透露,廣州正在考慮以銀行放貸、公積金中心貼息的形式,解決公積金貸款資金缺口的問題。而央行在2月5日公布的降準對于樓市的促進作用在這個時期顯得格外的及時。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就認為,存款準備金將釋放出5000億-6000億左右的資金,盡管不是針對樓市,但對于房地產絕對是個利好。“目前銀行對于房貸控制得還比較嚴,降準對于貸款額有間接的幫助作用。”
淡季樓市外圍逆市上漲
新一年剛開始一個多月,樓市的利好政策就持續。這也使得去年冷風不斷的房地產市場在年初也看到了新的回暖曙光。記者發現,在剛過去的1月份,處于淡季的廣州樓市盡管在成交上仍然下滑,但是剛需入市的積極性有所回升。在部分外圍區域,一些主打性價比的樓盤仍然在淡季中取得不錯的成交數據。
據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統計,1月廣州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一手網簽均價14412元/平方米,環比上漲3%;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6862套,環比下跌30%;網簽面積791315平方米,環比下跌31%。
成交下滑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區。從中心區的情況來看,1月共成交1969套,環比下跌53%,各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環比下跌;其中黃埔、白云兩區成交量下跌幅度較大,黃埔1月成交770套,環比下跌61%。此外,海珠區1月成交250套,環比下跌46%。
從外圍區域的情況來看,五區1月共成交4893套,環比下跌14%,這個下滑幅度在淡季中并不算太差。而且值得關注的是,外圍一些區域,擁有較高性價比的樓盤成交是持續上漲。如南沙區,該區1月成交1124套,環比微漲6%,為1月全市成交單區之冠。除南沙區外,從化成交量逆市上漲1.6倍同樣值得關注。
高性價比樓盤以“價”取勝
記者在市場中走訪發現,在今年1月的樓市淡季中帶動南沙、從化這些區域成交上揚的樓盤幾乎都是走著“低價”的路線。
從化區在1月的成交量上漲幅度非常大,而拉動該區成交的熱盤為珠光天湖御景、珠江國際城及珠光御景山水城。從數據上看,僅是珠光天湖御景一個樓盤在1月就成交了235套。從成交的均價來看,目前從化熱盤價格約5500-7000元/平方米,頗受剛需客青睞。以珠光天湖御景為例,這個樓盤主打的策略就是要以低價吸引買家。該盤于2014年12月13日開盤,主推75平方米-139平方米的二至三房單位,均價毛坯6000元/平方米,在1月網簽235套,位居十大熱盤第三位。
而南沙也是近期熱門的剛需置業區域。該區域的南沙濱海花園在1月就以366套的成交列于全市成交量的首位。記者了解到,目前盡管南沙處于政策規劃等眾多利好的包圍當中,但該盤仍然走低價路線,均價僅為9630元/平方米。而同樣是南沙的萬科南方公元項目,均價也只是8字頭。
除了南沙、從化以外,增城、花都、黃埔等區域很多樓盤的價格不僅在新一年沒有上浮,有些更是下調了價格,以“高性價比”的姿態來迎接購房者。黃埔的中海譽城,目前的網簽均價是12000元/平方米左右,這個價位已經較此前有了不小的降幅。而增城的錦繡天倫花園也只是7字頭。在業績以及資金鏈的壓力之下,廣州外圍現時已經成為“低價盤”的天下,對于購房者來說,高性價比的樓盤在廣州的近郊并不缺。
南方日報記者 蔣勁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