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施行。在四川瀘州,城西公園旁一處面積為78平方米房產的主人申女士,成為四川省第一個拿到不動產權證書的人。在江蘇省徐州市,居民邢衛鋒、趙媛媛夫婦接過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頒發的不動產產權證書。我國第一批不動產產權證,在早春的風里誕生。
據悉,申女士辦理的是自己購買的首套住房不動產權證。老家宜賓興文的她在瀘州工作近20年,一直住單位30多平方米的宿舍,現在終于有自己的房子了。她表示,不動產權證讓自己感受到用勞動積蓄購買不動產享受到的法律保護。
在申女士領證當天,瀘州市有6位市民領取不動產權證書。紅色的不動產權證書,詳細記錄了權利人土地使用權面積、專有建筑面積、使用年限等權利狀況。證書首頁上方還印有二維碼標識,該標識是為了存儲不動產登記信息,便于下一次受理時能夠快速查詢。
為實施條例,國土資源部選擇了江蘇徐州市新城區和睢寧縣、山東青島市、四川瀘州市瀘縣、重慶長壽區、黑龍江牡丹江市林口縣、江西贛州市崇義縣、廣西南寧市等15個地方作為不動產統一登記窗口建設聯系點。春節前后,15個聯系點加快業務流程再造、登記系統對接、統一窗口設置等準備,部分聯系點3月1日開始啟用新的登記簿并頒發新版證書。
業內人士認為,在具備重大現實意義同時,我國第一批不動產權證有歷史紀念意義,未來在博物館肯定有一席之地。
在我國最大的不動產分布的農村,當天同樣進行了第一批不動產權證頒發。在四川瀘縣,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為村民頒發了當地農村不動產權證書。瀘縣牛灘鎮橫江村44歲的劉德全拿到了瀘縣2015年編號0001的不動產權證,他申請的是自己4口之家的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登記。拿到瀘縣2015年0002號不動產權證的是47歲的游忠奎,他是為自己3口之家的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
農村不動產統一登記,將為下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技術支撐。更為重要的是耕地、林地、草地等農民承包的農地確權登記發證。1日,在南方重點林業縣江西崇義,該縣杰壩鄉石皮村農民林仁群從縣長手中接過紅色的不動產權證。這是當地第一本林權類不動產權證。林仁群說,有了這紅本本,后代都對3.3畝油茶林產權放心了。
崇義縣擁有林地26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8.3%。作為全國首批15個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窗口聯系點之一,該縣整合縣國土、房管、林業等部門不動產登記職責,成立了正科級的不動產登記局,下設副科級事業單位不動產登記中心。“不動產登記保護了林農合法權益,大大促進了全縣15萬林農耕山育林的積極性。”崇義縣委負責同志說。
據了解,崇義縣1日向居民發放第一批、10本《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動產權證書》,2本為林權登記,8本為房產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登記。
今年國土資源部選擇了包括江西崇義縣在內的10至15個地區率先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窗口,頒發統一的不動產權證書。“3月1日是我國公民財產權保護進程又一里程碑。憲法保護公民財產權,物權法強調農民對土地的用益物權。又一個權利的春天開始了。”國土資源部不動產登記局局長王廣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