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患者現場向趙主任提問
“老年抑郁往往具有隱匿性,許多老年患者表現為軀體化癥狀,而情緒障礙很易被家人忽視,直到老人有自殺行為才到精神科就診。統計顯示有55%的老年病例在抑郁狀態下自殺?!?1月28日,本報與省精神衛生中心聯合推出的心理健康講堂首次聚焦“老年人心理”,省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病區主任醫師趙玉萍向大家詳解了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的預防和治療。
文/片 本報記者 李鋼
>>十個老人中就有一個可能抑郁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老年期抑郁癥占老年人口的10%左右。”11月28日,新一期心理健康講堂首次聚焦老年人心理。一開講,主講嘉賓趙玉萍就用準確數據抓住了聽眾的“神經”。
趙玉萍說,在患有各種軀體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郁癥的發生率甚至高達50%。“抑郁癥已成為嚴重危害老年人心身健康的疾病,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p>
“不過,老年抑郁癥的病因還未完全清楚。”趙玉萍說,應該是社會、家庭、環境心理因素等綜合作用的結果。“老年人的空虛寂寞、孤獨,在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影響下,很容易發生抑郁?!?/p>
相比其他人群,老年抑郁具有不同特點?!袄夏暌钟敉哂幸刹⌒??!壁w玉萍說,大約1/3的老年病人以疑病為抑郁癥的首發癥狀。因此,她提醒,如果老人出現這種癥狀,各項檢查未發現軀體疾病時,不妨到精神科就診。
“更為可怕的是,老年抑郁往往具有隱匿性?!壁w玉萍說,她在臨床上發現,許多否認抑郁的老年病人表現為各種軀體化癥狀,而情緒障礙往往被家人忽視,直到發現老人有自殺企圖或行為時才到精神科就診。
趙玉萍說,這些軀體化癥狀往往包括不明原因的疼痛,如頭部脹痛、胸痛、后背痛及全身疼痛;胸部癥狀,如胸悶、心悸等,其中以找不出器質性背景的頭部脹痛及其他軀體部位的疼痛最常見。
她提醒,在臨床實踐中對有各種軀體訴述(尤其各種不明原因的疼痛),查不出相應的陽性體征,應考慮隱匿性抑郁癥,不妨看??漆t生予以抗抑郁治療。
“自殺比例高也是老年抑郁的重要特征?!壁w玉萍說,據報道老年病人中有55%的病例在抑郁狀態下自殺,而且老年抑郁自殺成功率更高。調查顯示:自殺未遂與成功比在40歲以下是20∶1,60歲以上則是4∶1。
為預防老年抑郁癥,趙玉萍建議,老年人應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正確對待“老化”及慢性病,樹立樂觀向上的精神。一旦出現抑郁癥狀,及時找專科醫生進行診治。
>>超六成老年人睡眠有問題,不要奢求8小時睡眠
“除了抑郁,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睡眠障礙也是最常見的問題。”趙玉萍話音未落,臺下聽眾立即發出了“深有同感”之聲。
趙玉萍介紹,有關研究顯示,67%的55至84歲的成年人經常有睡眠問題?!斑@是因為老年人由于腦部退行性變,神經系統功能的適應性明顯降低,睡眠易受干擾?!?/p>
“再就是許多疾病也可以引起睡眠障礙。”趙玉萍分析說,老年人睡眠障礙往往表現為入睡困難和不能維持睡眠,此外,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也是老年人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應引起大家重視。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輕者表現為打鼾、煩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郁、頭痛;重者則可出現夜間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抽搐及認知功能下降等。
睡眠障礙可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誘發或促進某些疾病的發生、發展。
“有睡眠障礙,要及時治療,老年人要注意排除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p>
趙玉萍提醒,如果出現睡眠障礙,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去除干擾因素、進行睡眠鍛煉、停用可能引起睡眠障礙的藥物等?!叭绻麩o效,再考慮藥物治療。”趙玉萍提醒說,部分老年患者擔心藥物依賴,不愿意吃藥,“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治療睡眠的藥物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是利大于弊的?!?/p>
“治療睡眠障礙,還要靠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壁w玉萍說,老年患者首先要保持現實的期望,不要奢求每天8小時的睡眠,“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8小時睡眠”,此外,心理上不要把白天的不適都歸咎于失眠,不要刻意強制自己入睡,在失眠一夜后要轉移對失眠的過度關注。
>>多參加“義工”活動,有利于身心健康
“老年人隨著軀體機能的衰退,心理承受能力也在降低?!壁w玉萍說,尤其是退休后的老年人,心理變化較大,往往會出現失落心理。
“針對老年人的心理特點,要預防各種心理問題首先要養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習慣。”趙玉萍現場傳授了保持快樂老年的幾個妙招。
趙玉萍說,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堅持自己能做的事情盡量自己做。再就是要豐富老年生活內容,保持愉快情緒,可以多參加一些文娛活動。
趙玉萍列舉了幾種適合老年人的文娛活動。像到公園散步、打太極拳等,呼吸新鮮空氣對身體健康有好處。閱讀書報雜志對老年人很適宜,但閱讀1-2小時要休息片刻。聽音樂、看戲劇和看電影要注意節制,看電視時要注意保護視力。老人看電視時間不宜過久。如果條件允許,種花、養魚、集郵、收集祖國大好風光的相片,或者學書法、繪畫等,這些都是有益的愛好。
“此外,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多參加有意義的義務勞動,幫助他人也是個很好的方式。”趙玉萍說,“義工”在國外流行,如今在我國也開始出現的義工制度,對老年人健康有很大幫助。
趙玉萍分析說,這是因為做義工可以滿足老人與他人交流溝通的需要以及服務他人的滿足感,同時也可使老人感到自己有用,被尊重和自我尊重,對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價值、生存質量,做到真正健康長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