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 杜燕)目前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實現產值已達4000億元左右,且以每年約30%的增速發展,預計到2019年將達到8000億元市場規模,并有望超越美國、巴西等先進國家或地區。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將依托互聯網助力行業自律、遏制欺詐宣傳,讓消費者便捷、放心地享受安全、可靠、透明的求美服務。
這是記者從今天舉行的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互聯網分會成立發布會上獲悉的。
該互聯網分會倡導人杜曉巖介紹,目前,中國大約有1萬多家醫療美容機構,醫療美容市場實現產值達4000億元左右,且以每年約30%的增速發展。然而,個別美容醫療機構過度夸大療效、隨意杜撰概念、虛假包裝專家等欺詐性宣傳充斥網絡,讓廣大消費者無所適從甚至上當受騙,給產業的發展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同時,因為惡性競爭,部分醫美中介機構罔顧質量、只求利益的不良行為,使醫美臨床機構的運營成本直線上升,而收益卻波動起伏。凡此種種,阻礙了中國醫美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她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醫美移動網站和APP的興起,給醫美機構帶來了新機遇。整形美容已成為居于房地產、汽車、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務行業。當互聯網+醫美啟動更多消費意愿之時,預計2019年中國醫美產業將達到8000億元市場規模,并且有望超越美國、巴西等先進國家或地區。
即將成立的整形美容協會互聯網分會由醫美專家、醫美機構、互聯網公司和平臺、醫療投融資機構等組成理事,共同推進醫美網絡大數據的“醫美云”開發,打造醫美互聯網生態圈,改變行業的整體形象,讓消費者安心、放心。
據悉,分會將建立中國醫療美容網絡交流合作平臺;協調和監督全部理事單位網絡行為的自律性,維護醫美機構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協助相關部門加強網絡管理,加速醫美行業互聯網使用行為的規范化進程。同時,通過信息公開,遏制過度夸大療效、隨意杜撰項目、包裝虛假專家等不良行為,提高醫美行業整體形象。
長期觀察醫療美容產業發展的第一健康報道總編輯李達表示,國家對醫療大健康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凸顯互聯網+醫療美容建設對我國整形美容產業的包容與睿智,對扭轉中國人的求美心態至關重要。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會長楊蓉婭指出,通過互聯網,讓醫療美容機構的價格更透明、服務體系更公開,方便消費者了解和選擇正規的機構、可靠的專家。同時,通過網絡可以對包括跨國美容失敗案例的消費者們提供維權幫助,對國人盲目跨國求美做引導。“要讓國人把錢花在國內,中國有優秀的整形醫生、先進的美容生物制品等,醫療美容價格與同類國家相比有著絕對的競爭優勢,這些都是刺激億萬求美者消費的優質資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