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 馬海燕)由中國工程院和清華大學主辦的長城工程科技會議第一次會議今日在北京召開。會上10所知名高校和14家大型骨干企業共同發起“中國工程科技創新聯盟”。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表示,工程科技是科學知識轉變為生產力的關鍵所在,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直接推動力。當今世界,工程科技進步與創新已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決定性因素。會議以“長城”命名,就是要圍繞中國發展中遇到的重大核心工程科技前沿問題,開展決策支持研究,建成聯系高校、科研院所和產業界的高端智庫平臺。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制造業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近代以來的大國興衰一再表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的富強。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許多關鍵技術仍然受制于人,總體上仍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當今全球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制造業再次成為各國搶占發展制高點的重要領域,任何工程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都可能為世界注入新的活力,長城會議將為科技突破提供重要力量。
長城工程科技會議第一次會議以“創新提升中國制造,開放促進互聯網+”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作了題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旨報告。他表示,智能制造將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21世紀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以智能制造為核心,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帶動幾乎所有領域發生了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為特征的群體性技術革命。
周濟說,目前,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美國提出了“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發布了“工業4.0戰略”。中國提出“中國制造2025”,力爭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2045年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制造業強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