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領銜攻關的湖南省溆浦縣橫板橋鄉紅星村超級稻基地,經中國水稻所所長程式華任組長的中國超級稻第四期攻關測產驗收專家組現場測產驗收,百畝片平均畝產達1026.7公斤。這標志著中國超級雜交水稻第四期畝產1000公斤攻關目標獲得成功,再創世界紀錄。
這一消息由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唐珂10月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發布。
中國超級稻第四期攻關始于2013年春。項目實施以來,袁隆平多次組織國內同行召開學術研討會,提出繼續通過“形態改良與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培育第四期超級雜交稻的科學思想與技術路線。2014年,“Y兩優900”在黃淮稻區、長江中下游稻區、華南稻區、西南稻區的13個省(市)的24個百畝示范片進行超高產攻關。
今年9月24日至10月4日,經相關權威部門現場初測,湖南隆回縣百畝攻關示范片、湖南祁東縣百畝示范片及湖南龍山縣百畝示范片,平均畝產均達1000公斤以上。而據百畝示范片專家多次實地調查溆浦縣橫板橋鄉百畝攻關示范片基地發現,該示范片超級雜交稻“Y兩優900”長勢喜人,株葉形態良好、穗大粒多,有望取得新突破。
超級雜交稻新的畝產數據公布后,袁隆平說,奪取超級稻高產,必須要有良種、良法、良田和良態相結合策略。其中,良種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礎,良態是保障。超級稻突破1000公斤是中國人的驕傲,下一步將爭取啟動第五期攻關,奪取雜交稻更高產目標。要向每公頃16噸攻關,實現16噸后就17噸,一直攻關到20噸。
袁隆平發明的雜交水稻被譽為中國奉獻給人類的“第五大發明”。自20世紀以來,由其牽頭的中國科研團隊,歷經多年的協作攻關,在超級稻育種理論、育種材料創制和新品選育與推廣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13年,已育成通過農業部認定的超級稻品種126個,累積推廣面積逾7億畝,2013年超級稻年種植面積占全國水稻面積的29.1%。(記者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