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盛大游戲、巨人游戲之后,完美世界董事長池宇峰近日也下定從美股退市的決心。而新游戲廠商上市要么選擇國內A股,要么如飛魚科技、藍港互動登陸港股,去年選擇赴美上市的觸控科技卻未能成行,赴美大門似乎對中國游戲廠商關閉了。
退市浪潮
完美世界對外宣布,公司董事會收到了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池宇峰于上月底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協議函。按照此私有化協議,池宇峰將用現金支付方式以每股美國存托股票20美元的價格收購完美世界除了他本人持有股票之外的所有其他流通在外的股票。
隨著此提議的提出,完美世界在本月2日的納斯達克股市常規交易期間,股價上漲3.49美元,報收于19.25美元,漲幅為22.14%。
完美世界啟動私有化也預示著它將成為繼巨人網絡、盛大游戲之后,又一家啟動私有化從美國退市的網游公司。
巨人網絡前年底啟動私有化,于去年7月完成。巨人網絡在私有化過程中經過了內部改造,向細分方向布局。巨人網絡拆分之后,走更專注分拆部門的發展路線,寄希望于受資本市場青睞的產品單獨上市。
而在巨人網絡宣布私有化的3個月后盛大游戲也做出從美股退市的決定。而私有化的進程還在進行中。此前,完美世界也曾參與盛大游戲的私有化財團。有業內人士認為,完美世界當時希望在觀察巨人、盛大游戲轉道國內或香港上市的市場反應基礎上做出進一步決策。但眼看盛大被多家分食業務并被剝離,完美世界選擇了退出。
如若完美世界從美股市場退市,留在美股的傳統游戲企業只剩下九城、暢游,此外就是以中國手游、樂逗為代表的手游企業了。值得注意的是,原本欲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觸控科技也取消了此計劃。
估值走低
事實上,國內游戲行業尤其是傳統端游領域近來的發展速度趨緩。根據易觀最新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中國客戶端網絡游戲市場整體規模140.88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同比下降1%;移動游戲市場總體規模為72.65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9.2%;網頁游戲市場規模達到56.6億元人民幣,較上季度環比增長5.1%,同比增長24.2%。
由于業內企業達到飽和及監管力度加強使得游戲市場發展的瓶頸期到來,被標榜為最賺錢的游戲行業已大不如前。資本市場意識到游戲企業無法保證增長速度,因此少了投資的興趣。
據業內人士分析,游戲企業紛紛私有化的原因,與其市值在美國資本市場被低估有直接關系。正如盛大網絡CEO陳天橋所言,“華爾街不懂中國游戲”,大型客戶端游戲公司在美國市場長期不被看好,因此傳統游戲企業就受到了冷落。
雖然去年仍有海外上市的游戲企業,但海外對中國游戲企業的不認可依然沒有改觀,市盈率和股價仍在下降。
艾媒咨詢董事長張毅認為,由于游戲企業以游戲產品為導向,收入也依賴其產品,因此受到很多局限。而產品的周期很短,再加上偶然性等因素影響,因此很難獲得美國資本市場的認可。游戲企業不愿為難自己,更傾向于選擇比較活躍的國內資本市場。
目前,除了暢游的市盈率保持在50倍左右外,盛大的市盈率僅為6.76倍,完美在宣布私有化提議前也不足8倍,而納斯達克平均市盈率約在20倍。而在國內上市的游戲企業的市盈率仍保持在很高的水平。A股上市的中青寶的市盈率為150.4倍,掌趣科技為75.72倍,天神互動借殼科冕木業的市盈率為68.05倍。而此前,一些中國游戲企業,如墨麟、尼畢魯、華清飛揚等也均傳出欲在國內上市的消息。
可見,與美股市盈率相比,國內資本市場的確可觀。港股雖然沒有國內估值高,但數據顯示,也存有一定的吸引力。前年上市的IGG和博雅互動市盈率分別為60.951倍和15.441倍,而新晉上市的飛魚科技目前的市盈率達到了40.869倍。
“相比美股,A股和港股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對國內游戲行業了解更多,更愿意承擔游戲企業不確定的風險。”張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由于接近市場環境,國內的投資者通過更透徹地研究產業發展,也能夠把握企業動向,所以愿意將資本投放在游戲這個容易變現的行業。而估值的巨大差異,也成為網游中概股私有化、回歸A股的動力。
壓力山大
完美世界于去年11月發布的2014年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公司三季度總營收為9.74億元,同比增長18.7%,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為6070萬元。但由于業績低于預期,股價也一直處于下跌態勢,12月16日,股價跌到了14.87美元/股的全年最低值。
張毅分析稱,當前在美上市的游戲企業面對的業績壓力非常大,經營方面無法達到預期,因此導致信心不足,這也是企業紛紛從美國資本市場退市的很大原因。傳統游戲企業的日子更不好過,手機游戲的發展趨勢使然,而完美世界在手游市場的表現也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國內政策正在收緊,有政策方面的控制,境外資本引入也將減少,赴美上市并不好實現。”張毅補充道,海外上市的成本壓力是很巨大的,上市前和上市后的操作都需要一定維系成本,這一點對于一些新晉游戲企業來說不容易做到。
對比美股,去年港股和A股卻非常活躍,A股上市游戲公司的并購廣受關注。營收增長速度很快,如中青寶去年三季度的營收為1.25億元,同比增長82.95%;掌趣科技三季度的營收為2.21億元,同比增長129.37%。港股游戲上市公司中,除騰訊這一巨頭外,網龍的三季度營收為2.35億元,同比增長6.1%,而聯眾三季度營收為1.39億元,同比增長達118.7%。
雖然內地與香港的資本市場條件都很客觀,內地對游戲企業的估值更高,但一些游戲企業仍選擇到香港上市。究其原因,張毅解釋道,A股上市公司表現出明顯的壟斷性,基本通過并購投資擴充,投資機構并不會忠于這種模式。“而香港市場的環境比較開放,雖然對游戲企業的估值并不能達到內地的高度,但相較而言更具活力,尤其在手游方面。”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手游行業調整期,先搶占市場活下去更重要,研發及運營都需要大量資本投入。對于手游企業來說,為站穩市場而上市融資很重要,而對傳統游戲企業來說,轉戰手游市場而做的投入使其盈利壓力巨大,長期下來將影響其長遠的競爭力。
巨人總裁紀學鋒此前也曾經表示,以前每個季度,公司的運營壓力都非常大,也常常會導致公司戰略上的短視,以至于在產品規劃上出現問題。“私有化恰好給了巨人網絡喘息之機。”(記者 張緒旺 姜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