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綠色絲路:牽手“搭橋”方長久

■
“中國同中亞國家和蒙古都處在國民經濟蓬勃發展的關鍵階段。同時也面臨與日俱增的環境和資源壓力?!比涨?,中亞、蒙古與中國綠色經濟和生態文明發展高層研討會在京召開,外交部歐亞司參贊李軍在會上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環境友好型綠色經濟是各方不約而同作出的戰略抉擇,中國積極支持和鼓勵開展環保領域雙多邊合作,愿同各國加強環保政策交流和實踐經驗分享,共同探討環保合作項目,創新合作模式。
綠色經濟成績顯著
“當前全球和區域環境挑戰日益嚴峻,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日益成為世界主要潮流和趨勢。綠色經濟理念提出以來,從聯合國機構到各個國家均開展一系列的理論探索和實踐活動,取得了諸多成績?!杯h保部國際司副司長宋小智說。
該研討會正是要幫助蒙古和中亞國家進行綠色經濟范圍界定,提高區域間綠色經濟和生態文明的研究能力,并且與政策制定者和技術專家共享信息與知識。
據了解,2013年哈薩克斯坦總統頒布政府令,確立了哈薩克斯坦向綠色經濟過渡的總體綱要。據估算,到2015年左右該國通過向綠色經濟的過渡,可以使GDP增幅達到3%,同時可以為國家新創造50多萬個工作崗位。而到2030年之前,該國將完全形成綠色交通網絡。
“通過向綠色經濟的過渡,我們可以進一步提升本國產業的生產能力,同時提升整個服務領域的服務水平?!惫_克斯坦能源部綠色經濟司處長扎爾特巴耶娃說,“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能夠通過向綠色經濟過渡進一步提升國家能效?!?/p>
蒙古駐華使館二秘庫蘭表示,蒙古的綠色發展政策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2014~2020年,建立起一種知識型經濟,以及綠色經濟所需的法律框架和基礎設施;第二階段則是2020~2030年,屆時將建立一個具有社會公平性的包容、高效、綠色的經濟體系,使得環境的可持續性得到進一步保護。
“我們綠色發展的政策目的是希望能在發展的同時,為我們下一代作好準備,讓他們可以長期處在普惠型和包容型的經濟增長當中。”庫蘭說。
吉爾吉斯斯坦環保與林業署國家環評處處長茹馬別科夫特別關注中國新疆的風電發展。他表示,中國新疆與吉爾吉斯斯坦在氣候上有許多相似之處。
“各個國家綠色經濟的發展重點各有不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經濟貿易處研究暨伙伴關系部主任盛馥來說,“但這些國家正在綠色進行轉型,其推動綠色經濟發展的最新想法和政策措施值得大家互相學習借鑒?!?/p>
共建綠色絲綢之路
今年3月中國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文件,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領域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宋小智認為,這為拓展和深化中亞區域環境提供了新的契機。“中國愿與中亞各國一道,相互包容,互助互利,攜手應對區域和全球環境挑戰?!?/p>
“眾所周知,絲綢之路在歷史上是一條獨特的大動脈,它在整個歷史、文化發展的長河,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往來之中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痹鸂柼匕鸵拊u價道。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以及綠色絲綢之路的倡議和想法,會幫助我們各個沿線國家發展綠色技術以及推廣綠色技術。正是這條絲綢之路會幫助我們所有沿線各國團結起來,共同為環保作出自己的貢獻,而且,在這個過程我們還可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扎爾特巴耶娃坦言。
“絲綢之路的倡議與‘綠色橋梁’一樣,都會指引我們區域間的成功合作。”塔吉克斯坦環保委員會國際處高級專家阿濟茲別科娃表示,塔吉克斯坦正在全境內推廣“綠色橋梁”計劃。
據了解,近年來的“綠色橋梁”和可持續發展的倡議由哈薩克斯坦提出,希望能夠在亞洲與歐洲之間建立綠色的通道。目前,“綠色橋梁”已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已經有14個國家申請加入。
“實際上在今后的合作過程中,我們有必要探討一下綠色絲綢之路與中亞國家‘綠色橋梁’之間的交接點,進而與各國在綠色經濟、生態文明等領域相互補充、相互支持?!笔碚f。
“綠色絲綢之路實際上已經超出‘綠色’范疇?!笔斫忉屨f,綠色經濟不同于一般傳統的環境保護,是為環境保護服務的一種新的工具,“我們不能在絲綢之路上設立過多約束,環境保護內容一定應該出現在綠色絲綢之路規劃之內,但并不一定完全是綠色經濟的核心內容”。
環保之外,經濟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絲綢之路把各個國家連接起來,基礎設施、交通、人員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在綠色經濟里尤為重要?!笔碚J為,怎樣投資于低碳環保的基礎設施,如何優先挑選有戰略性、前瞻性的綠色產品,怎樣運用新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等等都需進一步探討。
亟待加強區域合作
雖然有綠色絲綢之路的指引,各國未來發展值得期許,但盛馥來在總結中亞國家、蒙古和中國面臨的各種社會經濟挑戰時說,“這些國家的經濟高度依賴自然資源,并面臨貧困、高失業率等問題,急需一套比較完善且綜合的經濟發展戰略?!?/p>
“區域合作的第一步是通過國家間的政策對話平臺分享綠色技術和經驗,并聯合建立綠色經濟的發展舉措?!笔碚f。
“我希望相關國家能夠共同實施既定的項目?!卑潉e科娃在介紹塔吉克斯坦面臨的發展困境時說,“對我們來說,最困難的是缺少能夠二次使用和回收工業廢棄物的設備,希望在中國學習到更多相關技術進而在塔吉克斯坦推廣?!?/p>
與二次回收利用息息相關的就是自然保護問題。據了解,目前蒙古、烏茲別克斯坦用水都未達到清潔水標準,這對人的健康會產生很大影響。目前兩國也正在合作探討解決水污染問題。
同時,可再生能源推廣也在困擾著烏茲別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國家環保委員會設有生態能源中心,其主要的目的和工作就是要推廣生態環保的項目,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
“為了進一步推動綠色經濟原則的發展和深入,我們需要在環保部長層面通過一個共識或者是各個環保部之間要簽諒解備忘錄,推動合作?!?茹馬別科夫表示。
蒙古面臨的重要問題則是礦產的開發對自然環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與之相伴的是廢水處理等問題?!拔覀兿Mㄟ^與各個國家以及中方專家的交流,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睅焯m坦言參加此次研討會的目的。
“我們的生態太脆弱,地球不可恢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環保意識?!敝袊獤|盟環境合作中心處長國冬梅最后說,我們下一步合作,無論是官方、民間還是企業,都應以減少對地球影響為前提,這對區域合作、未來發展極其重要。
背景資料
綠色經濟
“綠色經濟”一詞源自英國環境經濟學家皮爾斯于1989年出版的《綠色經濟藍圖》一書。環境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發展必須是自然環境和人類自身可以承受的,不會因盲目追求生產增長而造成社會分裂和生態危機,不會因為自然資源耗竭而使經濟無法持續發展,主張從社會及其生態條件出發,建立一種“可承受的經濟”。
北京工商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遂寧綠色經濟研究院院長季鑄曾認為,綠色經濟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發展目標,以生態農業、循環工業和持續服務產業為基本內容的經濟結構、增長方式和社會形態。
在綠色經濟模式下,環保技術、清潔生產工藝等眾多有益于環境的技術被轉化為生產力,通過有益于環境或與環境無對抗的經濟行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綠色經濟的本質是以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保護資源、能源以及有益于人體健康為特征的經濟發展方式,是一種平衡式經濟。
發展綠色經濟,是對工業革命以來幾個世紀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根本否定,是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應當順勢以生態化、知識化和可持續化為目標,改造現存的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嚴重的非持續性的黑色經濟,建立和完善生態化的經濟發展體制,推動科學技術生態化、生產力生態化、國民經濟體系生態化,使21世紀的社會主義中國成為一個綠色經濟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