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
有記者提出,有人擔憂中國經濟會一路下滑,甚至會擊穿6.5%這條線,不僅會影響自身的全面發展和小康社會建設,也會拖累世界經濟。
對此,李克強表示,中國不可能完不成已經確定的主要經濟目標,我們完全可以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這給世界帶來的會是一股暖風。
科技城場面火爆
中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持續增長,規模已超10萬億美元,現在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相當于5年之前增長1.5個百分點,10年前增長2.6個百分點。2015年,在新舊動力轉換過程當中,取得6.9%的增長既不俗,也不易。
李克強坦言,世界經濟現在復蘇乏力,中國經濟又深度地融入世界經濟,會受到影響和沖擊。中國經濟本身也在轉型,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在凸顯,所以說下行的壓力確實在持續加大。
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地區和行業的走勢分化。李克強舉例說,前不久有外媒報道,看中國的某個重化工企業經濟不景氣,而到科技城看,那里的場面火爆,經濟還在兩位數增長。
李克強進一步表示,這說明了中國經濟是困難和希望并存,如果從底盤和大勢來看,希望大于困難。
全國人大代表潘皓炫認為,隨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巨大的能源消耗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已到了威脅國家生存發展的地步?!霸诮洕D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必須要以科技創新為支撐,這是一條必由之路,科技創新將為中國經濟帶來新動能?!?/p>
用萬眾智慧頂住下行壓力
2015年,先后有24份文件出臺,多項優惠政策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雙創”之下,還有一個支撐平臺,就是“四眾”——眾創、眾包、眾籌、眾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這有效激發了社會的創造活力。“一系列政策措施,從產業指向、融資方式、稅收政策以及簡政放權等多個方面鼓勵‘雙創’,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在相關政策措施出臺后,我國的經濟結構呈現不斷優化態勢,增長動力開始發生變化,質量效率有所提高?!比珖f委員李蘭說。
李克強表示,中國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人民群眾有無窮的創造力。而我們政府確實還管了一些不該管的、束縛生產力發展的事情,同時,在保障公平競爭環境的監管方面又沒有完全到位。
“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簡政放權步伐,切實做到‘規范管理、提高效率’,同時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為構建創業創新的生態系統奠定良好的基礎?!崩钐m說。
李克強相信,通過推進改革,就可以激發市場更大的活力、人民群眾更大的創造力,把億萬群眾的勤勞和智慧空間拓展開來,就可以頂住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
高技術帶動傳統動能改造
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正在孕育成為新的經濟動能。例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廣泛應用,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移動互聯網等新興行業快速發展,集成電路、海洋工程裝備、醫療器械等戰略性行業向高端邁進。
數據顯示,2015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0.2%,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1個百分點;網上零售額接近4萬億元,增長33.3%。
這也帶動了傳統動能的改造。正如李克強所說:我們的傳統動能還有很大的潛力。因為我們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過程當中,產業升級有空間,新型城鎮化是最大的內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還有很多有效投資需求。
李克強指出,把培育新動能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結合起來,形成中國經濟的“雙引擎”,就會闖過困難的關口,躍上希望的高原。
“這給了我們做實體制造業的人很好的啟示?!比珖舜蟠硗踯爸毖?,絕不能輕易丟掉傳統行業已有的優勢和地位,而盲目追趕潮流。
從傳統制造業起家的王馨仍堅守在自己的行業,并積極探索著突圍之道。王馨說:“在保持企業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向行業標桿企業和技術領先企業學習,用先進智能設備逐漸取代傳統人工作業,這樣既提高了企業競爭力,也為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提高作了貢獻。”
壓力測試亦是寶貴經驗
回顧歷史,中國有多次成功應對經濟下行的經驗。
在1997年和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我國外貿大幅下行,國企2/3虧損,面臨著嚴重的壓力,要關停并轉一大批企業,大量下崗裁員。2008年也有很大的沖擊。每一次遇到困境,中國經濟都經受了嚴峻考驗,最后化險為夷。
盡管2015年世界經濟六年來增速最低,中國還是實現了7%左右的增長目標。
李克強表示,世界經濟走勢還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也在增加,但是我們有政策儲備。
中國沒有用“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但可持續的路,就是推進結構性改革。
李克強坦言,中國經濟在發展過程當中還會有小幅的、短期的波動,但是如果經濟運行滑出合理區間,會有創新宏觀調控的手段,可以穩定中國經濟的運行。在李克強看來,所經過的壓力測試也可以說是寶貴的經驗。(陸琦 李瑜 倪思潔 郭爽)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