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薄雯雯)據非洲疾控中心發布的最新新冠疫情數據顯示,截至非洲東部時間11月25日5時(北京時間10時),該地區累計確診病例2093943例,其中死亡病例50337例。目前非洲新冠確診和死亡病例占全球總數比例均不到4%,是什么因素令疫情初期被廣泛擔憂的非洲大陸經受住了新冠大流行的考驗?
在由國際發展機構Diinsider本月25日主辦的在線研討會上,與會公共衛生專家分享了非洲國家抗擊新冠疫情的舉措,并認為非洲抗疫經驗主要有:在疫情暴發初期多國普遍重視疫情防控,積極采取多種措施;運用以往流行病應對經驗,有效利用現有設施和平臺;政府積極開展合作抗疫;擴大檢測量,積極研發疫苗等。
Nanthalile Mugala在線上研討會上發言。Diinsider供圖積極應對 舉措多樣
非營利性國際機構帕斯適宜衛生科技組織(PATH)非洲區域主任南塔爾·穆加拉(NanthalileMugala)認為,非洲各國普遍重視疫情防控,在疫情暴發早期積極應對,采用多種方式抗疫是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的因素之一。例如,PATH在尼日利亞開發了SORMAS系統,可以安裝在手機上開展疫情監測、應對、管理和分析;在贊比亞利用常規健康數據建立探索性程序,監測新冠疫情發展,并確定需要進行檢測的地區;在莫桑比克為社區衛生工作者開發了新冠疫情工作指南。
南非現在是非洲累計確診病例數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該國疫情在今年7月一度達到高峰,10月以來趨于平穩。南非金山大學醫學部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學博士宮曉龍表示,南非在疫情暴發伊始就采取了嚴格的“封鎖令”,隨著確診病例數逐漸降低,雖然限制等級從5級降為1級,但最新一輪限制措施從9月20日實施以來一直維持到現在。
宮曉龍說,為應對可能到來的新的疫情高峰,南非政府已于本月11日決定將當前的“封鎖令”延長至12月15日。南非政府也非常重視社區宣傳,篩查檢測、密切接觸者追蹤、醫務人員培訓等防控工作。與此同時,南非政府還在積極推動新冠肺炎疫苗的本地化生產。
宮曉龍在線上研討會上發言。Diinsider供圖運用以往流行病應對經驗
穆加拉指出,非洲國家有能力和意愿運用從以往流行病中吸取的教訓,有效利用現有設施和平臺,也利于應對新冠疫情。“我覺得2月的時候大多數國家都非常快的開始做出了應對。我們也在利用很多現有的平臺,因為我們從埃博拉的流行當中獲得了一些經驗,比方說限制人員的流動、關閉學校,這些措施采取了很早,比方說要求大家戴口罩,所以早期的這些應對都非常好,就沒有太耽擱時間。”
宮曉龍對比了南非與歐美國家疫情防控的舉措,認為與歐美國家相比,非洲國家多年受到傳染病困擾,面對疫情有更多經驗。此外,由于非洲國家多為輸入病例,新冠病毒蔓延非洲的時間比較晚,有更多時間借鑒他國成功應對經驗。
政府積極開展合作抗疫
穆加拉表示,政府的支持也是成功應對新冠疫情的重要原因。PATH與非洲各國政府合作,共同制定公共衛生應對戰略,并與其他合作伙伴協調支持國家執行實施層面的應對優先事項,可以更好地利用資源,更加高效應對疫情。
穆加拉介紹道,PATH與非洲多國合作開展常規免疫接種,避免疾病預防工作因新冠疫情而倒退,或進一步導致更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PATH還與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合作實施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在疫苗研發成功后,推動疫苗公平分配。
擴大檢測量,積極研發疫苗
宮曉龍說,南非政府目前在擴大新冠病毒檢測量,積極研發新冠疫苗,加快應對疫情步伐。截至11月22日,南非已經做了529萬次新冠病毒檢測。目前,南非有三種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分別與牛津大學和強生公司合作的兩種疫苗都已經進入三期臨床試驗,與諾瓦瓦克斯醫藥公司合作研制的疫苗進入二期臨床試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