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柏林12月6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5日在德媒撰文表示,中國已同東盟十國及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愿同更多國家商簽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努力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貿易創新發展。
5日出版的德國《青年世界報》整版刊發了吳懇大使署名文章《同舟共濟,共創機遇》,并在該報網絡版和推特賬號同步刊發。
吳懇在文中指出,盡管全球疫情肆虐,世界百年變局加速,但中國堅信,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不可能逆轉。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20多次提到“改革”“開放”,15次提到“創新”,發出了中國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創新發展,實現合作共贏的明確信號,將為包括德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成果帶來更多新機遇:
一是中國市場機遇。中國是包括德國在內12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也是全球最具成長性的大市場。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三屆中國進博會上,170多家德國企業踴躍參展,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連續參展比例近80%。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其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將進一步顯現。
二是自由貿易機遇。中國已同東盟十國及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愿同更多國家商簽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努力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貿易創新發展。
三是共同發展機遇。疫情危機下,中歐班列逆勢增長,開行量和運送貨物量均創歷史新高,成為沿線國家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我們將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繼續推動包括與德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蘇之路、增長之路,同時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四是創新合作機遇。創新是經濟騰飛的翅膀。中國是全球最大專利申請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和綠色科技等領域具有優勢和潛力。近期,中國新型汽車電池供應商蜂巢能源在德投資建廠,將為當地創造2000個工作崗位,小米等中國創新科技企業亦快速進駐德國。我們愿同包括德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利用好疫情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不斷釋放發展潛力。
吳懇表示,“一人做加法,眾人做乘法”。中德互為全方位戰略伙伴,均主張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抗擊疫情,共同應對全球挑戰。日前,習近平主席同默克爾總理再次通話,雙方均表達了加強互信合作的意愿。“相信中德攜手將為世界繁榮穩定提供更強勁的支撐和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