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為共和國建設付出努力、做出過貢獻的老工人,決不能讓他們年輕時流大汗,退休后再流淚!”這是3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的一句肺腑之言。樸實的話語,說到百姓的心坎里,贏得了網上一片點贊聲,更引發了全國政協委員們的熱議。
“企業養老保險改革18年來,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由每月417元漲到去年底的2050元,漲了約4倍。”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給出的一組數字,讓我們看到了黨和國家對退休職工的關心和關愛。正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從2005年開始實現11連漲。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人社廳副廳長羅良娟認為,這對改善企業退休人員生活、促進社會公平作用積極,能讓百姓實實在在受益。
然而,隨著養老金數額的不斷上漲,退休職工的不斷增多,不少省份養老金贍養比也在不斷提高,養老金收支壓力在迅速加大。在個別省份,甚至出現了養老保險當期收不抵支的情況。如黑龍江省,當地養老金贍養比達到了1.42:1,養老金當期欠發問題雖然今年沒有,但明年、后年可能會出現困難。一面是不斷擴大的退休職工人群,一面是不斷吃緊的養老保險基金,應該如何取舍?政協委員們認為,要想盡一切辦法保證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發放,讓他們安享晚年。
“解放初期,我們在東北接收的那些重工業企業在新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年‘三線建設’的過程中,中西部不少企業也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當年這些企業的職工,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社會,犧牲了很多,他們許多人‘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今天他們不少人已經退休了,我們扔下他們不管,于心何忍?”談起退休職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總經理李長印充滿感情。李長印認為,越是這樣的地區,養老金的問題就越應該引起重視,絕不能因為養老金問題讓退休職工無法安度晚年。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總工會副主席羅茂鄉對此也表示贊同。羅茂鄉說,“如果不解決好這部分退休職工的養老問題,我們現在在職的職工也會感到心寒,這不利于職工隊伍的穩定。所以說,苦了誰也不能苦了他們。”
那么,面對養老金出現缺口的問題,有什么解決的措施呢?據記者了解,一方面可以采取延遲退休的政策,通過提高繳費年限,減少未來領取養老金的年限來緩解養老保險的缺口;另一方面,需要包括養老保險在內的社保基金積極入市,通過合理的投資不斷的增值,做大社保基金的總量;此外,提高養老金統籌層次,在全國范圍內實現養老金的統籌,通過全國范圍內的調劑和轉移支付來以富幫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部分省份所面臨的養老金的壓力。
那么,這些措施能夠施行嗎?據記者了解,上述三個解決措施,具體方案已經成型,有些則已經在逐步落實。
延遲退休政策方面,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發布會上表示,備受關注的延遲退休政策將爭取今年完成方案制定,明年報經中央同意后征求社會意見,2017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再漸進式實施。
社保基金入市方面,尹蔚民在發布會上透露,現在已經形成了養老保險資金投資的基本方案,今年下半年有望報請國務院審批。該方案將保障社保基金的絕對安全,不能讓養命錢受到損失。
而在養老金全國統籌方面,《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曾提出:“全面落實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2015年作為“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養老金全國統籌的時間窗口。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推進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
“這么多的實際措施落地,相信我們保障退休職工養老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一位政協委員感嘆到,“有了總理的表態和各項好政策,看來我們廣大退休職工可以吃上一顆‘定心丸’了!”記者鄭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