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廣西宜州市最近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第二屆“中國長壽之鄉”稱號。截至目前,廣西已有19個縣(市)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居全國首位。
2013年底宜州百歲及以上老人85人。據中國老年學學會介紹,按照升級版的第二屆“中國長壽之鄉”標準,百歲老人占總人口比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人口長壽比例這3項是必達指標,宜州這3項指標分別為13.2/10萬人、79.52歲和15.48%,均超過認證標準。
廣西長壽現象的密碼是什么?專家認為,長壽不是單一因素決定的,受到遺傳、生態環境、生活方式、膳食結構等多方面影響。廣西土壤肥料工作站富硒農產品開發辦公室副主任陸興倫對記者說,廣西“長壽之鄉”特別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地區的土壤和農產品中含硒。經檢測,廣西目前19個“中國長壽之鄉”均為富硒分布地區。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元素,具有防癌、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被國內外醫藥界和營養學界稱為“長壽元素”和“抗癌之王”。中國大部分地區處于缺硒和低硒生態環境之中,而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礦局、自治區環保廳科技人員調查分析,基本確認廣西富硒土壤面積達2.12萬多平方公里,為目前中國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工作圈定出的最大面積連片富硒土壤。
自治區農業廳副廳長文信連介紹,目前,廣西已制定出臺富硒農產品開發意見、富硒農產品地方標準,建立富硒農產品開發基地31個,示范作物有水稻、花生、茶葉等35種。按照規劃,廣西未來5年內將建成50個萬畝富硒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打造中國最大的富硒農產品產業基地和“中國富硒農業之都”。
廣西已被命名的“中國長壽之鄉”數量,約占全國63個“中國長壽之鄉”的30%,是中國最大規模長壽集群帶。在做大做強富硒農業的同時,廣西正著力打造世界知名的區域性國際養生旅游目的地、世界長壽休閑養生度假中心,建設廣西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驗區,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記者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