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4月11日電 (崔琳 寧德志)11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甘肅武威企業向騰格里沙漠排污事件調查處置的最新進展:該環境違法行為的過程、責任人、污水排放量、污染區域和范圍等情況已基本查清;官方對武威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區環保等部門在監管方面的責任已初步認定。
記者從通報會獲悉,當前甘肅對榮華工貿公司違法行為造成的環境調查和損害評估工作正在按程序進行,從污染區域土壤、底泥、地下水等采集的298個樣品,已送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澳實檢測公司等國際、國內認證的權威機構進行檢測,預計4月下旬完成環境調查與損害評估工作。
甘肅省政府新聞發言人、省政府新聞辦主任梁和平表示,檢測結果和損害評估結論是整個事件調查和處理的重要依據,是制定被污染沙漠修復治理方案的基礎。屆時,甘肅將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處理結果。
梁和平介紹,3月12日,甘肅武威榮華工貿公司向騰格里沙漠排放污水造成污染的違法行為被發現后,官方高度重視,遂成立調查組。13日至17日,調查組從榮華工貿公司項目立項、建設、試生產、違法排污、污染的范圍和程度以及省市區監管責任認定等方面依法依紀開展調查,形成了武威榮華工貿公司環境違法事件初步調查報告。
梁和平披露,據調查組調查,武威榮華工貿公司在未完成污水處理站厭氧系統、未配套建設蓄水池等情況下,擅自投入試生產,私設暗管向沙漠排污。自2014年5月28日至2015年3月6日,該企業在淀粉生產線調試和試生產期間,累計排放污水271654噸。隨后,調查組通過航拍和GPS定位,確認當地沙漠已形成大小不等的污水坑塘23處,污染面積266畝。
據此,甘肅省政府要求武威榮華工貿公司作為違法責任主體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并認定武威市、涼州區黨委政府對防范沙漠污染重視程度不夠,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省環保廳對重點區域、重點企業檢查排查督查不深入,工作中有盲區和漏洞。武威市、涼州區環保局直接監管執法缺失,不嚴格履行屬地管理、分級監管職責,監督檢查流于形式,特別是接到信訪舉報后,對企業排污不認真檢查、不嚴格執法,甚至不真實反映情況、隱瞞違法事實,對企業污染處理設施在沒有建成的情況下擅自試生產不制止、不糾正,存在失職行為。
此間通報稱,這次環境違法事件,是在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關于加強環境保護和環境監管執法一系列重要部署、新環保法實施后,發生的一起典型頂風違法事件,性質惡劣,影響極壞,教訓深刻。
對此,甘肅省委、省政府要求,必須對該事件依法依紀嚴肅查處。截至目前,當地已對榮華工貿公司董事長依法立案調查,對該公司兩名直接責任人依法行政拘留,并依法勒令榮華工貿公司涉案生產項目停產,查封主要生產設備和排污設施,予以環境違法處罰,對違法行為按高限共罰款300.31萬元,追繳排污費18.06萬元,責令承擔全部生態損害修復費用。
在此次事件后,武威市、涼州區環保部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直接責任人已停職并接受審查;武威市委市政府和省環保廳也被通報批評;甘肅省紀委、監察廳正在對相關責任人員深入調查,檢察機關已立案調查。
此外,甘肅已對排放到沙漠的污水分運到三個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達標排放,責令武威市保護好排污現場,以待進一步調查;并邀請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和北京師范大學組成專家組開展該事件環境調查與損害評估工作。
梁和平還說,甘肅于3月14日下發了《關于沙漠周邊區域涉水排放企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緊急通知,采用無人機航拍等手段,對沿沙漠區域進行全面排查,并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回頭看”活動。據此,甘肅將引以為戒,采取有力措施,嚴格貫徹執行新環保法,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