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4日電 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關情況。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現在農業面源污染有一些地區在加劇,但是也有不少的地方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得到一些好轉,總的來講,形勢不容樂觀。
張桃林表示,現在的面源污染,總的來講,形勢不容樂觀?,F在面源污染有一些地區雖然在加劇,但是也有不少的地方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得到一些好轉。
張桃林指出,比如說講污染源調查,2007年整個污染源的調查,其中農業源在里面占的比重是比較高的,而且2012年按照原有一套監測方法來監測的結果,還有所增加。嚴格意義上來講是排放量,不是污染量,不是真正進入水體的物質,現在監測農業面源污染,跟工業不一樣,工業和生活污染是點源污染,基本上是按照直接排放到水體里面的量來算。農田監測,從監測樣區或者小區里面流出以后,流到田溝甚至到濕地,會逐級被消納,通過地表徑流或者土壤進入到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是有限的。
張桃林指出,農業排放物質和工業的“三廢”不太一樣,相當一部分如果利用好了,是營養物質資源,這就是為什么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其變廢為寶,揚長避短,避免環境負面影響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