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呼和浩特6月12日電 (記者 李愛平)12日,記者從內蒙古檔案局獲悉,多份關于“慰安婦”檔案,落戶于內蒙古檔案局,由于這些罕見檔案,是由古日文撰寫,目前這些檔案所涉的相關內容,正通過有關機構著手翻譯。
消息指,內蒙古檔案局現存這些檔案發生于中國東北地區,與黑龍江省、吉林省檔案館保存的“慰安婦”檔案有一定聯系。這些涉及“慰安婦”的多份檔案,其發生地在今內蒙古東部地區(該地區原屬吉林、黑龍江等地管轄),因此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這些檔案“落戶”內蒙古檔案局。
據中國官媒新華網2014年1月9日報道,吉林省檔案館最新發掘整理的一批侵華日軍遺留檔案顯示,在此次整理發掘出的32件關于慰安婦問題的檔案資料中,包括《憲兵月報》、《關于南京周邊地區〔治安恢復情況〕的報告》等,詳細揭露了日軍強征、奴役、虐待慰安婦的暴行。
中新社記者了解到,目前吉林省檔案館有10萬多卷(冊)日本關東軍檔案(其中九成是日文),記錄了1931年至1945年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統治時期的各種事項,具有重大價值。
對于保存于內蒙古檔案局的這些涉及“慰安婦”的檔案,內蒙古檔案局目前正在組織人員對這批日文檔案進行翻譯、解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