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好“樹木與森林”的關系》一文稱:在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的重要階段,紀律檢查機關要透徹分析“樹木與森林”的關系,治“病樹”、拔“爛樹”、護“森林”,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巍安洹?、拔“爛樹”,一方面是給有輕微違紀行為、經教育后可改正者一個轉變作風、改過自新的機會,從開始就遏制住小的違紀行為;另一方面,是明確對于爛到根子的干部,要堅決拔掉、徹底鏟除,從而保證“樹木”的健康和“森林”的安全,樹立一種正氣。
現在的反腐敗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從通報的案例來看,高官腐敗不收手、不收斂的情況依然存在。中紀委發表系列文章是為下一步反腐敗工作作部署,為地方紀檢部門的具體工作指出方向,讓基層了解當下反腐敗的形勢
6月15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加大紀律審查力度、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系列文章第四篇——《把握好“樹木與森林”的關系》。文章稱,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要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不放松。
這一系列文章自5月25日起逢周一發布,此前的三篇分別為《講政治 顧大局》、《突出執紀特色》、《創新監督審查方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建明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紀委這一系列文章的目的仍是在遏制腐敗增量。
“現在的反腐敗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從通報的案例來看,高官腐敗不收手、不收斂的情況依然存在?!比谓髡f。
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均認為,中紀委系列文章是在為反腐敗工作堅定信心,并為下一步的具體工作指明方向。
從嚴治黨
中紀委發現,現在“四風”問題多已轉入地下,但這種“星星之火”不可小視。一定要把“四風”問題死死看住,防止不正之風成為腐敗的溫床。
“‘老虎’怎么長大的?實踐證明,就是一路腐敗、一路帶病提拔過來的。懲是為了治。如果在出現苗頭的時候提醒提醒、警示警示,就可以避免問題小變中、中變大、單變雙,最后演變成違法犯罪問題?!薄@是《突出執紀特色》文中的一段話。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把紀律挺在前面,紀委的職能是抓監督,這是將常態化的執紀工作落到實處。”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說。
在當前“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下,黨的紀律審查工作要不斷與時俱進,通過深化“三轉”,把紀律和規矩挺到最前沿,突出執紀特點,體現紀律審查的政治性。
文章還稱,搞假年齡、假學歷、假婚姻,篡改檔案,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這都不是小錯誤,而是欺瞞組織,是對黨不忠誠;買官賣官不是簡單的行賄受賄,而是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的行為;搞攻守同盟、轉匿贓款贓物,就是對抗組織調查。
“當下,有觀點認為反腐敗的眼睛不盯大案要案,要轉向了。”高波說,系列文章就是告訴大家一個正確的執紀觀,同時告訴大家,反腐敗沒有轉向,嚴肅執紀就是治本。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全面履責,抓大不放小。
“如果不從嚴治黨,對黨組織的損失更大。因此,加大紀律審查力度是我黨不變的節奏和既定的方針。”高波說。
全面從嚴治黨,嚴正規律既是應有之義,也是治本之策。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長王敬波亦認為,系列文章的第二篇著重強調全面從嚴治黨,突出黨紀的剛性作用,這也是紀檢工作的突破口,是為了治本。
中紀委還提出,紀委不光要辦大案、打“老虎”,更要用黨章黨規黨紀去衡量黨員干部行為,用紀律的語言去描述違紀行為,線索處置、立案調查、審理報告都要體現出“把紀律挺在前面”的要求。
明確方向
《把握好“樹木與森林”的關系》一文稱:在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的重要階段,紀律檢查機關要透徹分析“樹木與森林”的關系,治“病樹”、拔“爛樹”、護“森林”,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治“病樹”、拔“爛樹”,一方面是給有輕微違紀行為、經教育后可改正者一個轉變作風、改過自新的機會,把小的違紀行為從開始就遏制住;另一方面,是明確對于爛到根子的干部,要堅決拔掉、徹底鏟除,從而保證“樹木”的健康和“森林”的安全,樹立一種正氣。
《人民日報》一篇文章亦指出,“反腐敗”的確是把雙刃劍,只有抓早抓小、防止“小病”演變為“大腐”乃至滋生蔓延,才是真正有益于這片森林的治本之舉。
在高波看來,系列文章是為了讓紀檢工作者更好地了解現在的反腐敗工作的實質性方向,作出戰略性調整和部署。
任建明亦持此觀點。他表示,紀檢部門是一個大系統,中紀委發表系列文章是為下一步反腐敗工作做部署,為地方紀檢部門的具體工作指出方向,讓基層了解當下反腐敗的形勢。
文章稱,紀律審查不能大水漫灌、水過地皮濕,不能像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是哪兒;不能根據自己掌握的問題線索,哪個容易就先查哪個;也不能跟著感覺走,滿腦子都是線索和案件,失去了對全局的判斷和把握。
王敬波認為,這是對紀檢機關執紀常態化的要求。執紀不能是一陣風,而是一個常態性的工作,是一種長效機制。
“隨著反腐敗的深入,腐敗手段越來越隱蔽、情況越來越復雜。這意味著紀檢部門所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監督難度也隨之加大?!蓖蹙床ㄕf。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指出了中央根據形勢任務確定的政策和尺子——要重點查處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三種情況同時具備的是重中之重,必須馬上嚴肅處理;有兩種情況的要重點關注,抓緊處理;有一種情況也要認真對待,不能放過。
高波認為,從文章提出的三種情況不難看出,十八大以來,反腐敗之所以有效,就是不玩虛的,堅持問題導向,不是為了說而說。□記者廉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