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山東博物館展出的珍貴抗戰史料。 梁奔 攝
中新網濟南6月18日電 (梁奔)來自臺灣的伯夷藝術館館長許伯夷、臺灣山東日照同鄉會理事長賀郁芬18日向山東博物館捐贈了100余件反映日本侵華罪證的珍貴抗戰文物,包含記錄侵華日軍的戰況的“昭和三年”(1928年)《歷史寫真》,載有日軍侵占禹城、鵲山、臨清、臨邑、晏城、齊河,轟炸長清,包圍濟南城戰況的《抗戰剪報》等。其中6幅照片真實地記錄了日軍在濟南“五三”慘案中犯下的罪行,每幅照片均附有日文圖注。
祖籍福建泉州,出生于臺灣高雄的許伯夷曾旅居日本多年,搜集了大批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出版的圖書資料。許伯夷當日將102件與抗戰有關的圖書、影印資料無償捐獻給山東博物館。
“此次捐贈的全部為日文資料,其中《歷史寫真》出版發行于‘昭和三年’,為月刊,共12本。書中詳細介紹了侵華日軍的戰況。”許伯夷說,“六月號”刊登了10余幅日軍占領濟南城的黑白照片,其中6幅照片真實地記錄了日軍在濟南“五三”慘案中犯下的罪行,每幅照片均附有日文圖注。《抗戰剪報》為日本出版發行報刊剪報的影印版,詳細記錄了日軍侵占禹城、鵲山、臨清、臨邑、晏城、齊河,轟炸長清,包圍濟南城的情況。
賀郁芬出生于臺灣省新竹市,其父賀仁庵,山東日照人,曾任民國山東省政府參議,青島市輪船公會理事長,有民國華北船王之譽。“1937年8月日軍集結在青島外海,封鎖了青島外海所有的航道,父親毅然將七艘商輪鑿沉,堵塞膠州灣航道阻止日軍進犯。”賀郁芬告訴中新網記者,此次捐贈了父親賀仁庵1936至1937年所用的上海至青島高角《航海圖》、1937年在青島港沉船抗戰的《沉船位置圖》等文物資料10件,是父親當年在青島港沉船抗日的歷史見證。
記者在山東博物館看到,《青島沉船位置圖》系“昭和九年”(1934年)日方繪制的青島海港圖,圖上標記的“圓點”便是賀仁庵沉船的位置。《上海至青島高角航海圖》昭和11年(1936年)由日本人繪制,是賀仁庵經營華北華南客貨輪船運輸時留下的,這兩張地圖距今已80年,保存狀況良好。
“2015年1月山東省文物局發布征集抗戰文物公告,就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一些抗日老戰士及家屬捐贈了部分抗戰文物,征集活動也得到臺灣同胞的大力支持。”山東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介紹說,此次許伯夷先生、賀郁芬女士捐贈的抗戰文物,將由山東博物館永久收藏,部分文物將在《山東抗日戰爭主題展》中展出。
據悉,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山東省委、省政府將在2015年7月舉辦《山東抗日戰爭主題展》。展覽將全面展示齊魯兒女浴血奮戰、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充分反映山東抗日根據地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成果,深刻揭示抗戰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展覽大綱篇幅25萬字,擬展出展品300件、圖片600余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