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加德滿都7月23日電 (記者 張子揚)中國未來將如何助尼泊爾災后重建,中國官員23日在加德滿都列出了五項重點領域規劃:包括基礎設施、尼北部災后民生恢復、文物古跡修復、災害防治能力建設以及醫療衛生合作等。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日前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抵達尼泊爾,就尼泊爾遭受“4·25”大地震后的重建情況進行實地走訪。
張向晨說,“中國代表團此行的主要任務就是與尼方商定災后重建項目規劃。”
在當日下午舉行的中尼媒體記者會上,張向晨說,今天我和尼泊爾財政部長共同簽署了《關于地震災后重建援助項目規劃的諒解備忘錄》和《關于定向提供現匯援助的協議》。24日,我還將率代表團成員實地考察阿尼哥公路,了解道路受損情況和沿線城鎮災情。
在談及未來中方助尼重建項目的規劃內容時,張向晨給出了五方面“答案”。
——基礎設施領域。擬重點實施阿尼哥公路、沙拉公路修復保通及加德滿都河谷地區市政交通、公共建筑等項目;
——尼北部災后民生恢復領域。擬重點實施辛都巴爾喬克縣和熱索瓦縣學校、醫院、災民集中安置房等項目;
——文物古跡修復領域。為幫助尼方重振旅游產業,擬重點實施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和斯瓦布納特整體修復工程;
——災害防治能力建設領域。擬重點實施防災減災規劃編制、地震監測臺網和城市地震小區規劃研究等項目;
——醫療衛生合作領域。擬重點實施公務員醫院升級改造、提供醫療設備和人員培訓等項目。
張向晨表示,災后重建是長期、龐大的工程,任重道遠。在尼泊爾災后重建過程中,中方將與國際社會和有關捐助國加強協調,并對在尼重建進程中開展適當形式的國際合作持開放態度,愿在充分尊重尼方意愿并堅持“尼方提出、尼方同意、尼方主導”的原則基礎上,會同尼方與其他捐助國及國際機構具體探討合作的內容和形式,并推進落實,以發揮各自優勢,統籌資源,形成援助合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