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多次釋放統戰工作“升格”信號
4月份通過統戰工作條例,5月份首次召開中央統戰工作會議
昨晚的央視新聞聯播,接連發布了兩條與統戰工作有關的重要消息。
第一條是昨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設立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
緊接這條消息之后,第二條消息是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座談會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八大民主黨派負責人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民盟中央主席張寶文、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和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黃榮、無黨派人士代表林毅夫先后發言。
黨外人士是統戰對象之一。上述兩條消息特別是設立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意味著統戰工作“升格”到中央統籌層面,由最高層指導、督促檢查全國的統戰工作。
今年首次將統戰工作會議升級
今年以來,中央已多次釋放統戰工作“升格”信號。
中央統戰部原部長令計劃去年12月被調查后,中央政治局委員孫春蘭出任中央統戰部部長。今年4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正偉兼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由此,中央統戰部的領導班子中,有兩名副國級官員。
4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關于統一戰線工作的第一部黨內法規《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條例》中有諸多亮點,如對同一戰線的工作范圍和對象作出相應調整,將“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合并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還包括“新媒體從業人員”及今后可能出現的新群體。
5月20日召開的統戰工作會議,首次從“全國”升格到“中央”。習近平發表講話時提出,留學人員、新媒體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等三類人,將成為重點團結對象。要求“要加大黨外代表人士培養、選拔、使用工作力度”。
專家稱統戰工作將化解消極因素
此番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設立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中央為何將統戰工作提升到如此高度?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對新京報記者說,在5月20日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講話時已經給出了答案,習近平強調“現在,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所面臨的內外形勢、所肩負的使命任務發生了重大變化。越是變化大,越是要把統一戰線發展好、把統戰工作開展好。”
竹立家表示,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法寶。統一戰線的主題就是大團結大聯合。在當下的社會轉型期,利益調整帶來分歧和差異,“更需要統一戰線凝聚民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最大化調動積極因素、化解消極因素,凝聚力量”。
5月20日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后,統戰工作出現新氣象,民企外企紛紛組建黨組。小米公司、樂視網、同程旅游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成立黨委、黨支部等黨組織。竹立家預計,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后,統戰工作還會打開新局面。 新京報首席記者 王姝
【關注領導小組】
中央領導小組逾22個 習近平任4小組組長
昨日,政治局會議決定成立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這個小組在內,截至目前,中央成立的各類領導小組已達22個。
22個領導小組可分為6大門類:組織人事,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宣傳文教類: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政治法律類,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財經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外事類,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黨建類,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等。
部分小組成立時間近60年
22個領導小組中,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中央政法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等,成立時間已近60年。
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中央海洋權益工作領導小組等5個領導小組,均為十八大后設立。
此外,2014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決定國家安全委員會設置。國家安全委員會作為中共中央關于國家安全工作的決策和議事協調機構,統籌協調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也具備中央領導小組的職能和性質。
組長一般由政治局常委或委員兼任
22個領導小組中,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暫未公布領導架構。其余21個小組,總書記習近平擔任四個領導小組的組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以前多由總理擔任,現在由習近平親自兼任。另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主席也由習近平擔任。
其他中央領導小組的組長,一般都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任。
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由張德江兼任;中央新疆、西藏工作協調小組組長由俞正聲兼任;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由劉云山兼任;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王岐山兼任。 新京報首席記者 王姝
- 專家說法
“小組組長高配利于決策統籌”
為何要設立中央領導小組這樣的機構?中央領導小組的組長為何一般都會“高配”,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乃至于總書記兼任?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中國正處于轉型期,處在深化改革的關鍵階段,公眾需求多元化,利益格局錯綜復雜。中國進一步發展必須沖破部門利益、地區利益、既得利益集團等形成的藩籬。而且,深化改革往往涉及多個政府部門,“比如醫改、教改等等,表面看來是衛計委、教育部的工作,但實際上也涉及其他職能部門的協助和配合,并非一個政府部門能夠獨立完成”。
竹立家強調,領導成員“高配”的各類中央領導小組設置,能夠滿足上述中國發展的現實需求,“中央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能就是決策、宏觀協調統籌。因此,在中國目前的階段,設立中央領導小組這樣的超強機構,有利于整合職能部門的資源,從最高層統一配置資源;有助于沖破各種利益羈絆,既得利益格局”。
他表示,按慣例,中央設立領導小組之后,各省份也會設立對口機構,并由“一把手”牽頭負責,“對于各省份來說,一把手牽頭的領導小組屬于規格最高的領導機構之一。由此,改革得以自上而下全面推進”。新京報首席記者 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