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琿春11月13日電 (賀寶慶 郭佳)從中俄、中朝3日、5日游,到中俄朝環形游,再到東北亞陸海空聯運環海游輪旅游,被視為極富發展潛力的東北亞地區,近年來跨境旅游合作開展得火熱。
東北亞地區不僅擁有迷人的風光,其多元文化也令人向往,這里已經成為世界游客鐘情之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為促進該地區旅游合作,特別提出“大圖們倡議”計劃(GTI),目前包括中國、韓國、蒙古國和俄羅斯等成員國。
作為“大圖們倡議”一項重要活動——第四屆東北亞旅游論壇剛剛在吉林省琿春市結束。中國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俄羅斯、韓國、蒙古國地方政府旅游部門與會,就區域無障礙旅游、打造跨境經濟合作區等進行磋商,希望通過旅游業來推動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取得新突破。
琿春已成為此論壇的永久舉辦地。事實上,這座位于中俄朝邊境地區的小城,已經成為東北亞旅游合作的一個縮影。
在琿春,隨處可見東北亞元素。街邊商家中、俄、朝三種文字的牌匾,來自俄羅斯、韓國、日本投資的企業園區,還有從這里的口岸去往俄羅斯、朝鮮、韓國等地旅游的中國旅游團。
琿春在東北亞區域旅游合作中也先行一步。吉林省旅游局國際交流處處長田云鵬介紹,琿春目前已經開發出多條赴俄羅斯和朝鮮的自駕游、專列游、騎行游以及旅游包機等跨境旅游產品。
在琿春、朝鮮豆滿江、俄羅斯哈桑之間打造圖們江三角洲國際旅游合作區的項目設想,目前也已開始著手實施。這個項目建成后,將有望成為東北亞地區旅游合作的一個實體模范。
類似的跨境合作項目在本次論壇期間接連被提出并被廣泛磋商。
近年來,“大圖們倡議”各成員國都在積極推動跨境旅游。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國際合作與旅游發展部旅游發展司司長NadezhdaUdovenko介紹,俄羅斯已將旅游視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濱海邊疆區成立了旅游發展基金,主要目的是致力于提高當地旅游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吸引境外游客。
為了推動旅游合作,蒙古國環境、綠色發展與旅游部官員GansukhDamba建議說,東北亞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取決于政治、經濟、交通等多個因素。各方需要在旅游產品開發、市場開發、人力資源培養、旅游手續便利化等領域加強合作。
“旅游業作為東北亞區域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與突破口,作為推進區域經濟繁榮,實現區域共同繁盛的強大引擎,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與重視。”吉林省旅游局副局長林天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