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越來越不會說方言
邢向東說,一種方言的消失,會讓我們永久失去一種悠久、豐富的文化傳統。一個嚴峻現實是,隨著城鎮化加速,農村人進城上樓,方言正在加速消亡。從現實來看,經濟越發達,方言消失得越快。
比如,陜南方言,現在許多已經消失。過去,陜南地區有許多方言島,有湘語、有客家話、有贛語等,這些方言都是清代從江南、湖廣一帶移民帶過來的,這些方言島存在了200多年,現在隨著經濟融合加速,正加速度消失。即使是強勢的關中話,也面臨這種局面。農村年輕人出去打工,有經濟實力后,都把老人孩子帶進城,某些農村有的撤并搬遷、有的廢棄,方言自然面臨消失。
另外,方言的特征在迅速消失。比如,神木縣原來方言語音豐富,差別較大,“十里不同音”,現在經濟發達了,外來人口變多,神木話變得洋氣起來,“土氣”的東西被過濾掉,很多過去特別有意思的老話已經聽不到了,老派方言的成分和特征越來越不明顯。
方言和普通話可以互補共榮
近年來,廣州等地因推廣普通話,爆發到底說方言還是普通話的爭論。方言的生存空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