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4月27日電 題:上海升學季催生全新職業 “升學咨詢師”供不應求
中新網記者 李佳佳
眼下,正是柏杰一年當中最繁忙的季節,他一手持著聽筒耐心解答電話那頭家長們的困惑,同時眼睛還一眨不眨地盯著自己負責的幾個微信群,隨時回復家長們提出的有關于升學的各種問題,哪怕是重復回答了無數次的答案。
“老師,我想問問我們一模成績*分,報什么學校比較有把握?”、“老師,某某學校今年什么政策?”、“老師,接下去各校的考試還有嗎?大概什么時候?”……在上海的升學家長群中,“流年老師”的名號可謂相當響亮,而“流年老師”的真身就是上面說到的柏杰。
如今,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復雜的升學報考模式正在催生一門全新的職業——升學咨詢師,他們工作的性質與早前留學咨詢師相類似,負責解答有關于升學的各類問題,比如什么樣的成績適合報考什么樣的學校,什么樣的學校今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又有什么新變化,報考前學生還需要做哪些準備等。
每年的4、5月份是上海中考志愿填報的時間,也是這個群體當中“初升高”升學輔導最為忙碌的季節。市場上,一個有經驗的“升學咨詢師”一個月能舉辦十幾場這樣的講座,且場場爆滿,每次講座大致1-2小時,平均收費3000-4000元人民幣。
畢業于計算機系的柏杰,當年誤打誤撞地進入了這個行業,起先是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而后在一個家長論壇工作了幾年后,柏杰逐漸成為了這方面的專家。柏杰說,在上海,中考跟高考和出國留學一樣復雜,一般人從進入初三開始就要進行規劃,期間要做各種攻略,“跟出國留學很像,要科學地安排時間,要去了解學校和各區各校招生政策,要知道自己的成績大概能上哪類學校”。
上海市初中升高中采取的是提前填報志愿和統一填報志愿兩種方式,“提前志愿里分推優和自薦,統一志愿里分為零志愿、名額分配和平行志愿,19個志愿選項、5個志愿類型,特性不同,填報思路也不同,”柏杰說,中考志愿復雜程度甚至超過高考。而一般學校老師專注于教學,對這類信息并不是特別了解,大批家長只能在論壇上相互咨詢,或者去向剛剛畢業的家庭側面打聽。
于是,久而久之隨著家長需求的增大,“升學咨詢師”應運而生,“我也不知道我們是不是應該叫這個名字,沒人給我們一個定義。”柏杰說。
雖然在這方面經驗豐富,柏杰的日常工作并不完全是這個。去年,他跳槽了到一家教育O2O企業輕輕家教,開始運營一個名為“一點升學”的微信號,每天免費向家長推送若干升學信息,并且組建了多個微信群。柏杰向記者展示了他手機里關于家長們的咨詢群,六個微信群,幾千個家長在群里接連不斷地發問。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升學咨詢師”是一份很需要專業知識的工作,并不只是簡單回答家長哪所學校好,而是切實能給家長提供建議。據了解,掌握這類信息和知識的專業人士在上海并不多,他們收費頗高的講座基本上由各個機構自行承擔,而現在上海能專業做這方面咨詢的人一雙手就數得過來,圈子并不大,頗有點供不應求。
那么,“升學咨詢師”靠什么將考生的分數,與學校、錄取分數線掛鉤呢?柏杰喝了一口茶,打開筆記本電腦,點開了一個文件,屏幕上顯示出過去3年上海所有學校的錄取信息。
柏杰說,今年1月份,上海初三第一次模擬考后,他根據學生的分數做了數張長為一米的表格,發在了“一點升學”上,這張表格里有各個區一模分數段統計,瞬時微信閱讀量過萬。“這些東西學校都沒有的,我們很需要知道,心里才有數。”一個劉姓家長說。
“這也是為什么我的講座場場爆滿的原因,我跟有些咨詢師不一樣,他們中有些人完全是憑經驗,而我憑借著眼下最流行的大數據。”柏杰坦言,他其實并不想以“升學咨詢師”自居,而希望給自己定義為“學業規劃師”,正是由于在研究中進行的大量統計和基礎工作,讓他看到了行業規劃對于升學志愿填報指導的重要意義。
在柏杰看來,一般意義的志愿填報指導和學業規劃師存在很大區別。“要讓考生考上與其分數相匹配的高中,其實只是一個很基礎、很簡單的工作;而不但讓考生上線,還要結合他的實際情況來為他之后的進一步升學制訂學業規劃、行業規劃,這才是一件系統性工程,也是工作的意義之所在。”
不過,像柏杰這樣的“升學咨詢師”畢竟還是一個全新的職業,在采訪中,他也坦言,這是一個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才需要的特殊職業,“回到老家我就會失業,我甚至沒想過換一座城市生活,因為我對這里才最了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