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陳高紅)前三季度,我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三農”工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特色產業強市目標,堅決扛牢糧食安全責任,積極克服干旱、持續陰雨等不利天氣影響,全市農業生產形勢總體良好。
農業產值穩步增長。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5.85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85.21億元,增長3.0%,增速較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低于全省0.2個百分點,排全省第六。
秋糧生產總體穩定。我市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控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持續加大糧食生產支持力度,有序推進撂荒地復墾復種,全市秋糧面積穩中有增;從秋糧生產情況看,秋糧生育期光熱條件總體有利,政策支持持續強化,技術服務精準到位,病蟲害發生程度同比減輕7.9%,秋糧整體長勢優于去年,有望再獲豐收。
畜牧業降幅收窄。前三季度,全市豬牛羊禽肉產量5萬噸,同比下降11.9%,降幅較上半年收窄1.6個百分點。其中,豬肉、牛肉、羊肉產量分別下降10.7%、1.3%和22%,禽肉產量下降18.2%;前三季度生豬出欄44.99萬頭,同比減少49571頭,下降10%;牛出欄1.9萬頭,同比減少834頭,下降4.2%;羊出欄11.65萬只,同比減少38528只,下降24.9%;家禽出欄441.9萬只,同比減少125.2萬只,下降22.1%。
特色產業不斷壯大。近年來,我市以實施特色產業為抓手,以發展菌果藥畜茶酒為載體,著力配強龍頭企業,壯大特色產業群,促進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菌藥茶生產形勢良好。前三季度食用菌產量5.62萬噸,增長4.8%;中藥材產量15.62萬噸,增長6.6%;茶葉產量4800噸,增長2.8%。蔬菜產量穩定增長。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對設施農業的投資力度,蔬菜大棚的規模和數量穩步增加,蔬菜產量不斷提高。前三季度,全市蔬菜產量36.92萬噸,增長4.3%。食用堅果總體穩定。前三季度,全市核桃產量8.82萬噸,增長3.6%,板栗產量1.59萬噸,增長2.3%。
漁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前三季度,全市魚類產量6480噸,同比增長49.1%。
商洛屬于土石山區,地形以山地為主,耕地質量等級低于漢中、安康,受自然條件限制,我市種植業以傳統人工為主,產業化和機械化程度低,經濟效益低,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糧食單產提升空間有限。特色產業發展不強,主要表現在產業同質化現象嚴重,龍頭企業數量少,產量低,產品質量不高,品牌效應有待提高,帶動輻射作用不強,市場競爭能力弱。畜牧業規模化程度低,全市畜牧業散養戶占比高,產業化能力較弱,規模化養殖程度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養殖業效益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