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莫謹榕、馬化展報道:昨日,廣州6月份車牌競價結果出爐,個人最低成交價錄得新高:最低成交價26000元,平均成交價27672元,最低成交價突破了2012年8月啟動車牌競價以來的最高紀錄,而平均成交價距離30802元的最高紀錄也僅一步之遙。
記者了解到,外地車牌上牌難度增大、國四車回遷需求龐大等原因,共同推高車牌競拍價,不少參與搖號的車主眼見中簽率走低,也紛紛投入到競拍大軍中。
最低成交價半年翻一倍
5月末,廣州車牌競價個人最低成交價為20200元,最新出爐的6月最低成交價再增加5800元,單月漲幅達到28.7%,七連漲后一舉突破2013年8月的23900元的最高紀錄。今年以來,最低成交價累計上漲116.7%,半年翻了一倍多,平均每月上漲近2800元。
而在平均成交價方面,本月廣州車牌個人平均成交價是27672元,比上月均價21506元勁增6166元,增幅達到28.7%。本月均價是2012年8月廣州車牌啟動競價以來拍出的第二高價,僅次于2013年9月的30802元。
單位車牌競價方面變化不大,最低成交價仍為10000元,平均成交價也比上個月有小幅上漲,為11822元。據了解,6月份擬配置中小客車增量指標共12609個。其中,以搖號方式配置節能車增量指標1000個和普通車增量指標6643個。以競價方式配置普通車增量指標4966個,其中單位指標1393個和個人指標3573個。
“僧多粥少”是主要原因
今年以來,個人車牌競價迅猛增長,上月均價突破2萬元整數大關,如今最低成交價再破紀錄,是什么因素導致今年以來車牌競價不斷“飆高”呢?業內人士分析,“僧多粥少”是車牌競價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廣州瀚福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振達告訴記者,一方面,是廣州周邊城市開始限牌,獲得外地車牌難度增加,促使外出上牌的車主回流;另一方面,是國五排放標準實行在即,國四外地牌車主積極參與競價,也推高了車牌競價。“今年有不少深圳和佛山的國四車車主要遷回廣州。很多客戶一開始還在搖號,到后來看中簽率太低了,趕緊參與競價,趕在年底前上牌。”李振達介紹。
繼續攀升是大概率事件
對于未來車牌競拍價格的走勢,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車牌價格繼續攀升仍是大概率事件,預估至5萬元的高位。也有較為保守的觀點認為,3萬元至4萬元會是一個頂峰。“市場總會自行調節價格的,如果價格高過大部分人的承受能力,務實的廣州人可能就不會買賬了,因此漲到4萬元應該會遇到阻力。”李振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