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耿諾)對于交通基礎設施最需要改善哪方面的呼聲,最高的不在于停車難、換乘難,而在于機動車擠占自行車道和步行道。昨日,“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十三五”規劃居民社會調查“交通篇”部分內容,并邀請相關建言人赴西城區實地探訪。
在昨日公布的“十三五”規劃調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最需要改善方面”結果顯示,59.1%的受訪者認為要解決步行道、自行車道被擠占的問題,人數位居第一,比位列第二、第三位的換乘難、停車難問題高出15個百分點。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年輕人因為熱愛騎行而選擇用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上下班,在一家IT公司上班的90后小伙兒劉博就是其中之一。每天早晨,他要騎上40多分鐘的自行車到單位上班。在這次“十三五”規劃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劉博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言。
“建議加大機動車侵占非機動車道的處罰力度,保持非機動車道清潔。”劉博說。他認為,導致自行車出行不便的主要原因,包括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行駛、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上停車兩種。現在很多騎車上下班的人,因為非機動車道被占而不得不騎到機動車道上去,變成和機動車搶道。“雖然知道危險,但也沒辦法。”他無奈地說。
對于劉博的建言,市發改委昨日請他到西城區的月壇、百萬莊和金融街實地探訪。目前,本市正在推進自行車出行示范工程,陸續通過鋪設紅色地面、設立隔離設施、取消路邊機動車停車位和增加探頭、增設公共自行車租賃點等方式,改善了多條城市道路的自行車行駛狀況。
而對于調查結果,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樣的調查數據,可以顯示出市民對安全、通暢、舒適的綠色出行的期盼。
據了解,本市“十三五”規劃公眾參與活動啟動三個月來,共有23080人參加,收到建言6646條,完成調查問卷1.87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