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快網》9月22日報道,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不少外來投資者正在考慮對西澳奶制品產業進行投資,可能會“掃蕩”年牛奶產量達3,000萬公升的多個農場。過去一周里,已有兩家公司視察過西澳最大的牛奶生產商Lactanz Dairies及斯科特河(Scott River)周邊的農場。
報道指出,Lactanz市值約為3,000萬元,年牛奶產量在1,600萬公升左右。該公司已被破產管理商富理誠(Ferrier Hodgson)接管超過一年,但在達成一份突破性協議、允許其奶牛與農地及相關基礎設施一并出售之后,該公司被當做完整資產來兜售。此外,附近有許多奶農掛牌出售乳品廠。還有人猜測,一些藍桉樹種植園的土地正根據一個大海外投資者的長期投資計劃被改造成乳制品生產場所。
西澳農業及食品部的女發言人上周日確認稱,海外興趣方過去一周已評估過該州的資產。她說:“我們協助一家海外乳制品公司參觀會晤柏斯及西南部的生產商及加工商,從而讓該公司大概了解一下整個產業及機遇?!?
報道稱,西澳三大奶制品加工商—Harvey Fresh、Brownes及Lion在產量下跌的情況下正激烈爭奪牛奶供給。在此情況下,農場被注重出口的海外買家買走將讓西澳奶制品業受到沖擊。Brownes與Lactanz的排他供應協議將于明年6月到期。該公司今年6月向組成Lactanz的農場回售了4,000多頭奶牛。這些奶牛及Lactanz正在飼養的小母牛被認為是對中國公司最大的吸引力所在,后者尋求進口大量的優質基因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