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社區商業,面臨著大型購物中心和電商的雙重夾擊,業態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投資住宅底商,如何經營社區商業?
住宅底商價值因地段不同各異
現在整個大商業競爭非常激烈,住宅底商自然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所謂的住宅底商,是指住宅的第一層、第二層,規劃為商業用途的,主要服務于小區居民。一般來講,一個社區的商業配套面積控制在總建筑面積3%以內是比較合理的范圍。
同為住宅底商,根據地段情況的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這三種底商的投資價值與前景都各不一樣:第一種住宅底商與周邊繁華的商圈距離很近,如果底商的展示面較好,有一定檔次,幾乎可融入商圈,這樣的住宅底商不僅可服務自身小區居民,也可對外服務,價值就遠遠超過一般住宅底商;第二種住宅底商是處于新區的底商,相對獨立于老商圈。這部分底商的價值與小區的規模、周邊居民入住率等息息相關,成正相比。如果新區發展起來,入住率提升,周邊形成新的商圈,底商的升值前景還是很可觀的,這類底商也可稱為“潛力型”住宅底商,固然前景廣闊,但同時存在風險,無論自營、出租還是轉手出售,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將是“時間”,因此,投資者在核算回報率時應充分考慮時間因素。第三種底商就比較尷尬,與商圈若即若離,幾乎享受不到商圈帶來的人流,同時商鋪的展示面普通、通透性不是很好,這類底商純粹只能為社區服務,做一些居民配套服務等,升值潛力不會太高,但商鋪大多數投資小,容易出租、轉讓。
其實,投資商鋪是一門學問,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商鋪價格、投資回報率、投資所需要的時間成本、未來的前景等。目前的市場上,大盤社區因為有多而穩定的住戶,商鋪的經營勝算相對較高,投資風險相對小一些,其底商率先得到投資者青睞。
社區商業也可做出特色
通常所說的社區商業更多的是以臨街底商的形式出現,因此,它所處的地段及其在整個社區商業中所處的位置十分關鍵。從整體的市場環境來看,由于商業項目增多,不管購物中心配套商鋪還是社區商鋪的銷售周期,都比以前拉長了。
泉州目前多數社區底商都是分割銷售的,加上社區底商本身體量不大,很難對其進行統一的規劃。社區底商銷售后由誰承租,引進哪種業態完全不受開發商控制,而是自然形成再經由市場優勝劣汰。
社區商業主要突出生活便利性,業態主要有銀行、超市、餐飲、理發等,如今又增加了教育培訓、托管之類,這樣的業態決定了其租金承受能力不高。當然,與此對應,社區底商與購物街商鋪相比,價格也比較低,投資者可以進行綜合衡量,從目前來看,年回報率在5%左右就屬于不錯的水平,未來還可以根據地段和商業氛圍考慮商鋪本身的增值。
關于購物中心和電商沖擊下的社區商業出路問題,其實可以參考國內外一線城市的做法,進行類似“鄰里中心”的規劃,或者考慮引進一些小眾型品牌和業態,如書店咖啡吧等,做出特色。
總體而言,社區商業可通過主力店帶動、主題概念、運營模式等來體現溢價,通過營運模式產生溢價則可以采用售后返租。售后返租的好處是可以在出售后由開發商統一規劃招商,把社區商業的氛圍做起來,但這個很考驗開發商的規劃和招商能力。而有些一線開發商除對社區商業進行統一規劃外,還以自建自營方式介入,如萬科以“第五食堂”為業主提供物美價廉的生活餐食,以萬科自有社區連鎖品牌“幸福街市”解決社區居民的“菜籃子”問題。總體而言,要較好地實現社區商業的溢價,就必須在前期開始規劃,而并非毫無計劃地將社區商鋪分割銷售。
統一招商運營為社區商業帶來新突破
對于傳統的社區商業組成,由于店面的分別出售,導致商業組成和業態配比上的“自發性”和“盲目性”,比較典型的如市區豐盛假日城堡等小區,常常出現沙縣小吃與精品服裝“共舞”、咖啡吧與理發室“齊飛”的“雜亂”局面,不利于整體商圈的提質和拔高。
在商家眼里,大而全的一站式商業中心固然重要,但社區商業作為項目配套的一部分,是距離客戶群最近、目的性消費最明顯的商業形態,其整體的運營品質將關系到樓盤的整體形象和業主的生活便利度等,因此,這也將作為中駿重點拓展的商業領域之一。
當前,根據不同的區位條件和地塊優勢,中駿已經形成四種主力商業產品線,具體為大型城市綜合體——中駿世界城、定位為精品生活商業街區的中駿家樂坊、城市綜合商貿中心——中駿商城,以及國際頂級家居名品——中駿世家,其中,中駿家樂坊作為公司的全新商業品牌,將在今年下半年著重發力。
在商業領域,中駿注重體驗感和服務性,對離業主最近的中駿家樂坊就更是如此。目前,已將家樂坊的首站選定在橋南板塊的標桿性大盤——中駿·藍灣半島,其三排沿街的社區底商將作為統一招商對象,下半年將啟動全面招商。
在招商選商上,不應盲目追求高端,而是著重引進生活服務、時尚餐飲和精品建材三大品類,從而形成匹配家庭生活和消費的完整業態。
由于當前泉州市場上做統一運營的社區底商并不多見,整體市場仍處于“野蠻生長”階段,中駿推出家樂坊的商業品牌除了有產品線完整性方面的考量,更多的還是基于責任感之上的創新與嘗試,希望通過努力為業主提供更多便利與服務,同時也為整體市場的升級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