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產品通過改良作物根際微生態環境,對根結線蟲蟲體和蟲卵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有效替代現行市場上的劇毒有機磷農藥,維護農產品安全和農業生態安全。”在當今重視生態環保、重視食品安全的大環境下,安仲濤的創業項目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實際上,安仲濤“嗅”到的不僅是微生物菌劑使用對作物植保的力量,還有微生物菌劑本身的產業潛力。 記者孔蕾
十載準備 圓夢創業
2012年3月的一天,安仲濤成立了公司,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他說為這一天,準備了十年。
2002年安仲濤剛剛進入大學校門,他就在思考自己走怎樣的人生發展路線更能體現出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他充分高效利用在學校的時光,鉆研自己喜歡的生物領域知識。“一直以來自己都是一個比較有想法的人,”畢業之后,安仲濤并非立刻就開始進行創業,“原因很現實,就是因為沒資金。我得先養活自己和家人,才能開始我的事業。”
2011年,安仲濤從廈門大學研究生畢業,回到家鄉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我是農村出生,畢業后就二十七八歲了,面臨著結婚生子。”一想到自己馬上就踏入三十歲的門檻,“三十而立”的古訓更讓他焦慮不安。“必須要實現自己的夢想,立刻馬上……”安仲濤告訴記者,他不想再等待下去了,必須要把自己推向沒有回頭的路,把壓力變成動力。好在父親的支持和鼓勵,讓他堅定了目標,“我要用我自己的產品為自己賺取第一桶金。”
幸運的是,安仲濤不僅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身邊的朋友也很支持他,“公司股東團隊就有7個人,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分享共同的理想。”安仲濤說。
“我要感謝父母和朋友們在創業之初的那段日子里給予我無言的諒解與包容。那段煎熬已成為永遠的過去,我會信心滿滿的去擁抱未來。并用自己的努力來回報他們。”安仲濤感慨道。
天然的創業基因 微生物入土已實現
公司成立之初,安仲濤白天忙管理,晚上忙科研。“我們將研究方向鎖定在微生物農業種植領域上,”為何要將研究方向放在微生物技術在農業的應用上,安仲濤表示,“近幾年,隨著國內農業發展水平的提升,農業規模化、專業化越來越明顯,對微生物技術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由于過去20多年的不科學栽培模式,破壞了土壤生態結構,有益微生物銳減,近年來,土傳病害危及農作物逐年嚴重。“而現行市場上,對這種病害都是采用劇毒、有毒類農藥進行防治,嚴重危害農產品安全,”安仲濤說,農藥在消滅土壤中病菌的同時,也消滅了有益微生物菌。安仲濤認為,健康的土、健康的苗,才能長出健康的果。健康植保成就健康農業,健康農業是打造品牌農業的基礎。
實際上,使用化學防治效果差且成本高,越顯“力不從心”,已經激發了農民尋求更好的防控措施。安仲濤的產品已經在日照和濰坊做了樣本市場,效果反應良好。“農業企業和種植大戶已經有了使用微生物菌肥的觀念。”“一畝地使用成本為300元到600元,山東有3000萬畝的瓜果菜,每年需求量可超10億元。如果該項目服務了全省易感線蟲作物中的300萬畝,那么,該項目可保障約100萬戶農民直接經濟利益30億元,對綠色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在安仲濤看來這是一個潛力很大的市場。
專家點評
李杰 YBC創業導師
眾所周知,食品安全和農業安全關系到國民生活和人民生命品質,安全、科學、合理使用農藥是目前擺在農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問題,安維信公司的產品線凈土生金菌劑,是專門針對嚴重危害農業經濟作物的土傳根結線蟲病害研究的一種無公害環境微生物高新技術產品,可有效替代以克線磷、噻唑磷、呋喃丹、阿維菌素等劇毒、有毒類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面對全省600萬畝以上易感線蟲作物,這名80后創業者深感肩上責任之重。
安仲濤以讓產品承載維護農產品安全和環境安全為使命去創業,并搭建了一個帶動上百名微生物學、園藝、農學、市場營銷等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平臺,他用實際用行動,完美詮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創業精神!
初識安仲濤,一次活動中他公司提交的那份三百多頁的“創業計劃書”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來隨著進一步的接觸,這個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08級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碩士班畢業的年輕創業者身上所散發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及他和他的團隊迸發出的學習力和執行力感染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