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查看原圖
料4月1日揭盅
財險業務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車險改革腳步漸近。記者從多個權威渠道獲悉,占財險保費70%以上的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方案有望于4月1日起正式試點運行。目前,相關各方工作已進入最后準備階段。
2014年,車險費改成為保險行業內熱點話題之一。作為財險業務中最大的板塊,車險經營困境已延續多年。某資深精算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商業車險承保保費規模從2009年的1500億元發展到今天的4000多億元,但車險業務存在保費定價同質化問題。“大公司分攤費用的能力強,資源、數據豐富,技術實力強;小公司在資金、人力等方面匱乏,經營比較艱難。”
公開資料顯示,車險費改從2010年起經歷了論證、試運行等階段。2014年7月,保監會向各財險公司發布了《關于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擬將商業車險費率分為基準純風險保費、基準附加費用、費率調整系數三個部分計算,并要求保險行業協會按照大數法則,建立商業車險損失數據的收集、測算、調整機制,動態發布商業車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
“償二代”成關鍵因素
保監會權威人士曾表示,商業車險改革要堅持市場化方向,把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的制定權交給保險公司,把對商業車險產品和服務的選擇權交給市場。在費率方面,應以市場化為導向,賦予并逐步擴大保險公司商業車險費率擬定自主權。為防止個別保險公司出現大的定價偏差和定價風險,行業應該制定一套綜合性、多年期的商業車險損失發生率表供業界參考。
而即將推行的償二代將成為影響車險走向的關鍵因素。某財險公司負責人表示,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財險市場都具有明顯的周期性。“償付能力和承保能力如果充足,市場參與者會不斷增多,那么這個市場就是軟性市場。在這種狀況下,隨著新公司越來越多進入,保費會下降,產品利潤率會降低,保險公司不得不抬高手續費、傭金,這樣才能保證銷售; 同時由于保費競爭壓力,會把一些風險比較高的保單吸納進來,風險高,賠付狀況不好,利潤就很難實現。” 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