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全國部分地區最低工資標準(單位:元) 根據各地公布數據整理(實施時間截至2014年)
29日,2015年廣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會議在市府禮堂舉行。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書記兼局長楊秦通報,今年,廣州將落實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調整改革,進一步規范機關津貼補貼。同時,廣州已完成1548家用工定點監測企業薪酬調查、最低工資實施情況調查,今年將按照省的部署做好最低工資調整征求意見工作,適時調整廣州最低工資標準。
聚焦 1
薪資上漲趨勢不會改變
2013年5月1日,廣州市按照廣東省部署,將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到1550元/月。國家人社部《最低工資規定》第十條規定,“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兩年的調整時限即將到來,在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的情況下,今年又面臨是否進行調整的選擇。
在29日會議上,楊秦通報,今年將不斷提高勞動者報酬水平。其中便包括將按照省的部署做好最低工資調整征求意見工作,適時調整廣州最低工資標準。
至于廣州最低工資何時可上調?目前已卸任廣州市副市長的貢兒珍在27日舉行的市領導專場發布會上表示,如果省政府公布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后,廣州市將根據實際情況盡快執行。
此外,廣州已完成1548家用工定點監測企業薪酬調查、最低工資實施情況調查,今年將開展2015年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調查和企業薪酬調查,及時發布數據,為企業合理調整勞動者工資提供參考。
有人力資源專家分析,由于關聯著許多其他因素,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職工醫療期間待遇、試用期待遇、死亡后的贍養標準以及部分省份的失業保險基數均與最低工資標準直接掛鉤,任何幅度的上調都將帶來企業用工成本更大幅度提升。但長期來看,薪資上漲的趨勢不會改變,而中低收入人群將會成為受益最明顯的群體。
聚焦 2
今年養老金還會調高
養老金怎么調,市民最關心。去年,廣州的企業職工月人均養老金首次達到3019元,居全國前列,這已經是廣州連續第10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同時,農轉居人員月人均養老金805元,同比增長9%;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月人均養老金574元,同比增長15.7%。
去年,廣州已修訂完善城鄉居民和農轉居人員養老保險辦法,率先建立城鄉居民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并完善參保繳費激勵機制。今年,廣州落實國家第11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部署,并做好2015年城鄉居民醫保基礎養老金調整工作,積極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和大病醫保的實施。如果按過往慣例,調整幅度約在8%至9%。
事實上,國務院1月15日召開全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決定從2015年1月1日起,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再提高10%。但不少廣州市民均反映自己養老金上漲不足10%。
為何廣州的養老金上漲幅度不足10%?楊秦也解釋,按照國家和省的規定,養老金按10%左右調整提高,調整方式是采取定額調整與定比調整相結合的辦法,其中定額和定比分別為5%。
由于廣州的年平均養老金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按計算方式算得的定額部分調整增加的額度與廣州市平均養老金水平相比,就不足5%,因此總體的調整幅度略低于10%。楊秦表示,這種情況對于養老金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區和個人都是存在的,目前廣州的增長比例為8.48%。
記者查閱往年廣州市平均養老金增長數據發現,自2010年以來,廣州平均養老金增長率在8.20%至8.40%之間浮動。雖然廣州在整體比例上達不到10%,但在定比調整方面,由于廣州的基數高,所以在調整的絕對額上,還是高于全省調整水平。
聚焦 3
落實公務員基本工資調整改革
近期備受關注的公務員工資調整也被寫入了市人社部門2015年工作規劃中。
楊秦說,廣州今年還將結合實際推進落實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落實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調整改革,同時規范機關津貼補貼,加強各類人群薪酬情況統計,完善基礎數據統計分析,探索科學合理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完善績效工資制度。
對于公務員收入的關注應該從養老金“并軌”方案開始。今年1月14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有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破除雙軌制引發了社會關注。楊秦表示,廣州今年將積極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1月19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透露,國務院已下發了《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和增加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退休費三個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機關工作人員的調整方案提出在明確調整基本工資標準后,公務員職務工資標準由現行的340元至4000元分別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級別工資各級起點標準由現行的290元至3020元,分別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其他各級別工資檔次標準相應提高。
“終于要漲工資了,漲了工資后咱也任性一把,去吃一碗康師傅私房牛肉面,把漲上去的都花了。”廣州某市直機關公務員小張如是自嘲。小張工作了6年,現在是副主任科員級別,目前的基本工資不到1000元,每月實收約5500元。
按照最新發布的《公務員職務級別工資標準表》,小張的職務工資是690元,加上級別工資1082元,“漲薪”后小張的基本工資為1872元,每月漲幅約在800元。再按照《公務員和機關工人規范津貼補貼減少額度》,小張的津貼補貼要減少290元。這些一加一減,公務員漲薪幅度在500元左右。
“但這還沒扣除繳納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的錢,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到底是按稅前還是稅后的工資標準來扣,也不知道。”小張說,調整后的工資增幅微小。
聚焦4
解決公務車司勤人員分流安置
在公車改革的大環境下,司勤人員的分流工作也是改革的應有之義。楊秦表示,廣州今年將完成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后的司勤人員分流安置工作。
去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對外公布,兩個文件明確了公車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
其中《指導意見》指出,大量公車取消后,各級黨政機關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設置司勤人員崗位,采取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方式確定留用人員;未聘人員原則上以內部消化為主,通過內部轉崗、開辟新的就業崗位、提前離崗等措施妥善安置。依法做好未留用人員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的終止、解除工作,相關必要支出由各級財政安排專項經費予以保障。
當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強調,要以人為本,對因取消公車而失崗的司勤人員不能簡單推向社會,主要采取內部安置的辦法,用多種方式保障其能夠繼續就業。要做好相關司勤人員的人事勞動關系變更、經濟補償發放、社保關系處理等工作,充分尊重和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公車問題專家葉青表示,雖然相關人員數量不詳,但肯定人數不少。這方面可供內部轉崗的編制肯定不多,對其他有編制人員,應該多采取買斷工齡退休的政策,其他合同制人員可以待合同到期后解聘。
■數據
2014年,廣州推出多項惠民政策
人才就業方面,城鎮新增就業27.1萬人,約占全省1/5,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7.5萬人。在專才引進領域,全市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總量分別達到140.9萬人、212.2萬人,分別新增8.4萬人、13萬人;在高層次人才引進領域,新增1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名“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推薦人選,新增40名廣州市“121人才梯隊工程”后備人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254人,同比增長27.6%,引進外國專家4500余人,新增2名國家“外專千人計劃”外國專家。
社保方面,連續第10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企業職工月人均養老金首次達到3019元,居全國前列;農轉居人員月人均養老金805元,同比增長9%;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月人均養老金574元,同比增長15.7%;新增7個醫保門診特定項目,城鎮職工、居民醫保統籌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56.8萬、34.8萬元,分別增長6.7%、52.6%,居全國前列;工傷殘疾人員退休金3472元/月,與養老待遇同步提升;喪葬補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達53.9萬元;人均生育保險待遇2.3萬元,其中生育津貼占78%,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去年,廣州率先建立了城鄉居民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完善了參保繳費激勵機制;并出臺解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倒掛問題政策、統一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解決了困擾廣州市多年的養老保險難題;還整合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與新農合制度,建立起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制度,實現醫療保險城鄉統籌并引入商業機構承辦大病保險經辦業務;并在下半年順利完成省直統籌單位生育保險移交廣州市管理,實現了生育保險“同城同待遇”。
2015年,就業社保有了新目標
就業方面:新增城鎮就業2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1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廣州生源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0%以上,特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100%;扶持創業2.3萬人,本市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5萬人
社保方面:爭取職工養老保險、職工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新增10萬人、11萬人、3萬人、5萬人和13萬人。同時,落實國家第11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部署,做好2015年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調整工作,積極推進城鄉居保和大病醫保的實施,穩步提高各項社保待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