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人節”,曾經勢不兩立的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一對“冤家”終于一笑泯恩仇,“在一起”了。昨天,雙方聯合宣布實現戰略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將實施Co-CEO制度,滴滴CEO程維及快的CEO呂傳偉同時擔任聯合CEO。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并將保留各自品牌和業務的獨立性。
對于合并,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兩家公司和相關投資者可以過個踏實年了。而乘客和出租車司機的第一反應則是,兩家變一家,打車補貼紅包會不會少了,甚至沒有了?
為什么要合并?
去年春節開始,滴滴和快的通過給乘客和司機提供大量補貼迅速成長。隨后的一年里,兩家企業明爭暗斗,通過紅包搶占市場。雖然分別抱住了騰訊和阿里的“大腿”并得到了巨頭的幫助,但兩家企業持續大幅虧損依然讓投資人著急。
對于此次合并,呂傳偉在內部郵件中對員工作了解釋。他表示,除了雙方共同看好移動出行市場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促使雙方進行合并,包括大規模持續燒錢的惡性競爭不可持續;合并是雙方所有投資人共同的強烈期望;除了財務因素外,合并后可以避免更大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新公司可以馬上加速開展很多新業務。
據了解,快的方面已獲得四輪融資,今年1月還獲得軟銀集團領投,阿里巴巴集團以及老虎環球基金跟投的6億美元巨額投資。滴滴方面同樣是四輪融資,最近一次在去年12月獲得由淡馬錫、國際投資集團DST、騰訊主導投資的7億美元。
作為滴滴投資人的紀源資本的符績勛向記者表示,合并帶來更深遠的優勢是,兩家公司可以停止補貼戰而進行真正的創新。符績勛認為,過度競爭對公司發展并不是最好的,包含大量的浪費,只有減少這些浪費,公司才有機會進行真正的創新。
在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看來,目前快的、滴滴均獲得了好幾輪投資,各方創始團隊持股比例實際上已經很小,資本方在其中有很大的話語權。即便創始人不愿意合并,但資本講究的是套現盈利。合并后新公司可以迅速做大估值,不排除將很快啟動上市。
馬化騰、馬云也分別對這一合并表示祝賀。不過,馬上有網友調侃,什么時候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也能“在一起”?
會否形成壟斷?
目前,在打車軟件領域,滴滴和快的幾乎占據了整個市場。雙方的合并會不會形成壟斷,需不需要進行反壟斷調查呢?
易觀國際最新發布的《中國打車App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4年第4季度》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中國打車App累計賬戶規模達1.72億,其中快的、滴滴分別占據56.5%、43.3%的比例。
對此,滴滴和快的的回應是,城市出行這個市場非常大,移動打車在其中只占到非常小的比例,行業參與者也非常多,不存在壟斷。
反壟斷專家、上海財大法學院副教授張占江從法律角度分析,也認為暫時不存在壟斷。
他告訴記者,我國《反壟斷法》規定了三種壟斷行為,其中一種的確就是“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但是需要進行申報的經營者集中必須滿足相關條件,其中一條是“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并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p>
張占江表示,一方面從公開數據來看,兩家企業三年來一直在燒錢,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兩家企業除了在打車軟件業務上領先外,在專車等業務面臨其他競爭對手。因此,現在很難就下結論說雙方合并會形成壟斷。
他強調,反壟斷不僅可以在事前介入,也可以在事后調查。“對于諸如移動打車這樣的新型商業模式,反壟斷執法將保持一定的謹慎?!彼f,“但是,一旦損害市場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那么,高懸的反壟斷法律利劍必將落下?!?/p>
補貼還有沒有?
在雙方宣布合并后,新浪科技向網友進行了一項調查,截至記者發稿時,多數網友只關心打車補貼是否延續。調查顯示,只有19.6%的網友看好兩家的合作,37.8%不看好兩家合作,認為兩家公司整合復雜,短期內難有合并效應,而42.6%的網友并不關心兩家合并與否,只關心打車補貼是否會延續。針對如果取消補貼,是否還會用打車軟件的問題,58.6%的網友表示會選擇放棄打車軟件,仍會選擇使用打車軟件的網友占41.4%。
對消費者而言,在日新月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市場熱點轉化迅速,新的市場競爭無疑將帶來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服務?!?5后”市民葉先生昨天表示,對老百姓來說,打車價格肯定是越便宜越好,“我每天都能在不同的群里搶到紅包,如果沒紅包可能用得少一點?!辈贿^,他也說,其實自己已經不怎么打車了,而是選擇他認為服務更好的專車,比如Uber、易到等?!俺鲩T坐豪華車,上下車司機給我開門,還有水喝,”葉先生說,“有了補貼,其實我坐專車花的錢和打車差不多。”與他想法類似的還有不少出租車司機。對于合并帶來的補貼減少,不少的哥并不慌張,轉而選擇如今更加熱門、燒錢更厲害的專車。
滴滴和快的雙方稱,一段時間內針對性的補貼依舊會存在,市場大,培育新的用戶和市場仍舊需要成本,而未來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產品和技術上。內部人士則透露,目前兩家公司會暫時保持獨立運營,各自補貼依然會按照原計劃進行,紅包及優惠券短時期內不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