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4月8日電 (記者 鄒瑞玥)8日上午,在國家級交易所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的指導服務下,內蒙古文化產權交易所聯合上海文金所及中國文化資產登記中心推出的“互聯網+”文化眾籌(郵幣卡)產品宣布正式上線。這是國內在郵幣卡領域推出的首批互聯網文化眾籌產品。
自眾籌模式于2011年來到中國,加之互聯網金融創新倒逼傳統行業改變,這一全新的投資模式被廣泛接受。出版眾籌、電影眾籌、藝術眾籌等產品相繼涌現,眾籌已逐漸成為文化產業重要的融資渠道。今年3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增強眾籌對大眾創新創業的服務能力”。隨后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指出“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積極探索和規范發展服務創新的互聯網金融。”
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指導旗下專業平臺聯合內蒙古文交所推出了這一特色的互聯網文化眾籌產品。此次推出的文化眾籌(郵幣卡)產品包括811長城幣、七郵小型張、三輪生肖(豬)小本票等三種。該產品在交易方面有三大特色:創新交易方式、合理的市場定價、各環節分離運行。通過互聯網眾籌和專業交易平臺的融合發展,讓信息更透明,價格更合理、投資更安全。在定價方面,產品在參考市場相關產品3個月成交均價基礎上,下浮30%進行定價。中國文化資產登記中心與上海文金所聯合組建的中國文化產權眾籌登記平臺負責對產品進行鑒定、評估、確權、登記;文金所在其指定互聯網眾籌平臺上進行產品的眾籌發行;內蒙古文交所負責產品的交易鑒證工作,在確認申購人于“文金所”完成開戶申購并眾籌登記后,提供申購后續服務,相關工作確保眾籌發行與交易兩分離,真實合規完成申購和交易。
業內人士指出,互聯網文化產權眾籌為傳統文化產權交易所在產品穩定安全、場內場外價格發現、交易資產管理增值、投資衍生服務等方面提供互聯網金融完整解決方案,真正打通了互聯網金融與文化產權交易平臺的融合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