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4月18日電 (記者 程景偉)云空調、燃氣無線報警系統、跨境電商……“互聯網+”概念成為正在廣州舉行的第117屆廣交會一大熱門話題,中國制造業與新興技術的有機結合,正逐漸改寫“中國制造”是“低端商品”代名詞的歷史。
在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指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推進互聯網和制造業融合深度發展,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之舉。
而隨著中國制造業在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優勢不斷削弱,借力“互聯網+”行動東風實現智慧轉型升級,從而開拓國際市場,亦已成為本屆廣交會上眾多中國參展企業的共識。
不少中國企業在廣交會上帶來了最新的智能技術產品。天津浦海公司展示的家用燃氣無線預警報警系統,24小時專業化值守監護,確保家用安全,引起眾多境外采購商關注。
安徽捷訊光電公司研發的云大米色選機、云茶葉色選機及云多用途色選機等,通過云技術照相、物聯網實時在線監控、云圖像處理和光譜分析技術等多個全球首創技術的運用,提升了產品競爭力,廣交會前三天成交意向280萬美元。
廣交會參展的中國家電企業在“互聯網+”融合方面表現亮眼。譬如,志高深耕云空調市場,海爾推出“U+智慧生態圈”,美的與著名移動互聯網公司“小米”達成戰略合作并在資本層面聯姻,格蘭仕與中科院聯合推出“G+智慧家居平臺”。
廣東志高展出了智能化空調,可通過云技術實現在線升級、情景定制、遠程控制等功能。“智能化轉型的核心在于用戶需求”,志高空調副董事長兼總裁黃興科稱,志高有每年3000萬到5000萬臺空調銷往海內外,通過云技術平臺對用戶數據進行收集,低成本挖掘用戶需求,從而制定精準市場戰略。
黃興科表示,不久的將來,志高將在看不見的渠道、平臺、互聯網衍生服務中賺到錢。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有關負責人馮強建議,制造企業應深刻理解“互聯網+”這一提法對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大意義,接納互聯網技術作為一種新要素的介入,通過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
不同于傳統企業僅將電商看作線下渠道的補充,上海奔騰電工有限公司在開拓海外市場的過程中將電商渠道的運用提升到了戰略高度。2011年,奔騰組建專業電商團隊,在線上將品牌建設、售后服務、銷售結合在一起,此后線上銷售額增幅每年都保持在50%以上。
該公司負責人稱,其公司未來將更好地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進一步提高線上銷售額占比。
在“互聯網+”的國家戰略背景下,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外貿交易平臺,廣交會本身也在積極推進智慧轉型,打造跨境電商平臺,建立新產品發布中心。廣交會還試水應用臉書、搜索引擎等一系列互聯網新模式進行招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