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按照國務院批復的上海自貿試驗區整體方案的要求,目前“一行三會”包括外管總局和上海市政府已經形成了下一步深化金融創新的方案,主要包括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先行先試等五大方面,目前已處于報批程序。
市金融辦副主任吳俊表示,方案具體內容要以公布為準,總體考慮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先行先試。這是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的關鍵內容。未來將按照統籌規劃、服務實體、風險可控、分步推進的原則,逐步提高資本項下可兌換的程度,進一步便利企業和個人開展境內外的投融資活動。
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浦東新區區長孫繼偉也表示,個人資本項下的自由兌換,這次寫進了總體方案。市政府金融部門以及自貿區管委會正在和國家有關部門積極研究,現在正在積極推進。
另外四個方面包括:繼續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繼續擴大金融服務業的開放;繼續推動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建設;推動金融開放“安全網”建設。
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啟動已有一段時間。隨著擴區,人們對自由貿易賬戶也有更多期待。吳俊透露,自由貿易賬戶從去年6月啟動到今年3月底,已有17家中外資商業銀行和一家金融市場(黃金交易所)接入人民銀行有關的監測管理系統,目前已開立1.2萬多個賬戶,今年以來自貿試驗區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達到1403億元。另外,到4月22日,自由貿易賬戶外幣功能已經開放。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已形成了能夠向區內及境外主體提供本外幣一體化的FT金融服務。(記者 唐瑋婕 沈竹士 實習生 白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