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報道,在諸多新政的助推下,低迷已久的樓市正在顯現回暖跡象,4月數據顯示,百城房價跌幅再度縮小。與此同時,空置率高企的老問題再度被熱炒。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接下來樓市到底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低迷已久的樓市顯現回暖跡象
從5月1號開始,廣東佛山全面取消限購,境內居民買樓套數不再受到限制。于是這個小長假,不管本地人還是外地投資客,去佛山買房、看房之熱情高漲,有媒體用“瘋狂清貨”來描述。
如果說佛山樓市突如其來的火爆,不足以支撐整個房地產市場回暖的跡象,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出爐的數據卻在證實,低迷已久的房價跌幅正在縮小。4月全國十大重點城市住宅均價環比轉跌為漲,100個城市房價也再次出現止跌的跡象。在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看來,未來房價整體上將出現止跌反漲。
楊紅旭:短周期的政策波動,房價隨著政策隨著市場而變化的。去年以來,政策救市密度比較大,而且具有持續性,需求進一步增長,表現出目前房價跌幅收窄。我認為,二季度尤其是5月份前后,可能會出現整體翻紅,很多城市都會由跌轉漲。
樓市調控要救“量”不要救“價”
不過,相比房價回暖,資深房地產專家韓世同認為,更重要的還是成交量,他主張樓市調控要救“量”不要救“價”。
韓世同:我覺得最關鍵還是要成交量。房價開始回穩了,但是成交下來的話,這也是不太有利的,也是為什么今年以來不斷的出很多政策來刺激市場,但光靠市場量來刺激維系不了太久,所以救助的政策,我始終主張要救量不要救價,如果能讓房價平穩下行才是提前軟著陸。
中國住宅空置率高達20%?
一面是在諸多新政助推下日漸回暖的樓市,一面卻是住房空置率過高的問題再度被熱炒。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在IMF 2015春季年會期間表示,“目前中國樓市的首要問題是空置率太高,空置面積達10億平方米。”隨后,IMF駐中國代表在研究報告中再度提及,“中國住房供應過剩遍及全國,在較小城市和中國東北部尤其明顯。”
作為衡量樓市泡沫的重要指標,中國住房空置率到底有多高?西南財經大學去年發布的一份關于城鎮住房空置率的調研報告提出,我國有大量城鎮住房處于閑置狀態。2013年我國城鎮住宅市場的整體空置率高達22.4%。但業界對此存在爭論,從“數燈法”到大數據估算,空置率到底多少,很難獲得社會普遍認可。
空置率難統一 更關注待售面積
韓世同認為,目前國內主要還是關注一手房市場的待售面積。
韓世同:前而言,其實我們更多還是關注一手房市場,開發出來還沒有銷售的這部分,因為這部分會擠占資金,會造成開發商的資金鏈以及市場積壓的情況。
楊紅旭指出,20%的空置率似乎偏高,但部分城市去化周期偏長、待售面積過高,也是事實。
楊紅旭:中國沒有詳實的統計數據,很難說空置率到底有多高?我認為從全國來看,可能沒有20%那么高。但是部分城市去化周期偏長、待售面積過高,這是個現實。(記者魏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