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再度遭遇劇烈回調,盤中巨震10.07%,滬指收報4053.03點,下跌3.34%;深成指報13566.27點,下跌5.78%;創業板報2689.76點,大跌7.91%。
經過上周末漫天飛舞的小道消息和流言沖擊,市場恐慌情緒進一步蔓延。除了對傘形信托和配資爆倉的擔憂,周末滬上一家基金公司爆出由于遭到巨額贖回凈值一天猛跌16%的消息,又令不少投資者開始擔憂公募基金被動減倉帶來的踩踏效應。
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十余家基金公司進行了解后發現,老基金的贖回現象確實比較普遍,新基金認購情況也有所轉冷,但前者是這輪牛市以來一直持續的現象,且想象中的巨額贖回潮也并未出現。
基金贖回維持穩定
上周五,國富健康優質生活基金單日跌幅達到16.07%的消息被迅速傳播開來,該基金公司表示,這主要是由于前一交易日(6月25日)發生巨額贖回,基金份額縮小疊加上周五市場暴跌效應造成的。又有媒體指出,近兩周有老基金規模從180多億下降至150多億。市場開始擔憂公募是否遭遇大規模贖回導致被迫減倉,如果屬實,這顯然將對市場造成進一步打擊。
但據中國證券報記者廣泛了解,無論是前期重倉小票業績較好的基金公司還是風格相對均衡的基金公司,都沒有出現巨額贖回潮。
“這幾天市場跌成這樣,贖回是肯定有的,但是我們這邊沒有出現巨額贖回,也沒聽說保險要贖回我們的基金。”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營銷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開放式基金單個開放日凈贖回申請超過基金總份額的百分之十的,為巨額贖回。根據深圳另外幾家大型基金公司反饋,贖回狀況都還正常,基本維持穩定。
據了解,上海的基金公司中,前期表現比較穩健的基金贖回狀況也十分正常,“即使是三四百億的大基金,贖回也沒有過億的。”上海基金圈內人士說。另外,北京的幾家大中型基金公司也沒有出現大額贖回。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前期業績十分亮眼的中型基金公司贖回相對不太正常,但情況也并沒有想象中的嚴重。“我們業績最好的這只基金規模六七十億,最近贖回最多的一次也就3億,影響有限,保險也說會繼續持有。”華南地區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內部人士表示。北京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營銷部負責人則告訴記者,由于該公司前段時間業績轉好,贖回一直很嚴重,但最近這兩天大跌,贖回現象反而有所緩解。
“其實很多老基金一直都是呈凈贖回狀態,基金公司規模增長都在新發基金這一塊。”上述營銷部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近期老基金規模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基金本身凈值跟隨市場走勢下降了,其實份額變化并不是很大,不能因為基金規模變小就斷定出現了大量贖回。“機構投資者占比較大、本身盤子又很小的基金受到的沖擊可能會大一點,但應該也只是個案。”
新基金認購意愿下降
股指在短期內的斷崖式下跌對市場人氣造成重大打擊,偏股型基金的凈值從前期高點發生了較大幅度的回調,不少新基金紛紛跌破凈值,投資者對新基金的認購意愿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招商證券統計顯示,6月23日至6月26日期間,共有27只基金公告成立,其中包括4只股票型基金、11只混合型基金、4只貨幣型基金、3只被動指數型基金和5只分級基金,共募集規模300.1億元,平均募集規模為11.1億元,較前一周大幅縮水。上周沒有“巨無霸”型的基金,農銀匯理信息傳媒基金以45.7億元的募集規模成為上周的銷售冠軍,但募集天數為12天,速度較之前也大幅下降。總體而言,由于市場短期震蕩加劇,一些投資者對長期牛市的預期有所動搖,還有一部分投資者則由于擔心中期調整仍未結束而選擇輕倉觀望,這些情緒都不利于新基金的發行。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9日,6月新基金發行份額為1904億份,比5月份的3348億份下降43%。6月份出現的3只百億基金均是在市場調整之前募集完成的。“我們最近正好在發新基金,認購情況太差了,市場一直跌,很多人都不敢買,還好我們這只新基金當初設的募集期比較長,可以一直募集到7月中旬,希望那時候市場能好一點。”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坦言。□本報記者 黃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