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西防城港6月30日電 題:中越邊境“全民電商”深化跨境經濟合作
作者 李敏軍 馮抒敏
來自中國浙江的姑娘曹雋與她的越南戀人袁龍成,數周前來到與越南一河之隔的中國廣西東興市,開啟他們的邊境創業之路。
每天早上,這對年輕戀人將從越南老鄉那里批發來的榴蓮裝上小三輪車,在東興口岸沿街叫賣。
今年初,辭掉上海護士工作的曹雋到越南旅游,在旅途中與袁龍成相識并相戀,袁龍成決定隨女友到中國創業。
盛夏的東興口岸烈日炎炎。曹雋邊將一只榴蓮仔細打包好,邊熱情地交代第一次光顧她水果生意的顧客掃描二維碼關注她的微店,市內可以免費送貨上門。
“邊境和我想象中一樣繁華,這里游客絡繹不絕,是個做生意的好地方?!苯衲?6歲的袁龍成通過女友的翻譯表示,他們希望能在東興立足,把越南和中國好的特產推薦給兩國民眾。
雖然來自不同國家,兩個熱衷互聯網社交的年輕人很快利用微信、QQ等即時通訊軟件開設網上微店促銷自己的商品。生意好的時候,他們半天就能把一車榴蓮售完。目前,兩人正計劃利用微博拓展網店知名度,專銷越南水果。
在邊城東興,像曹雋和袁龍成一樣利用互聯網拓展銷售渠道和市場的中越跨國上班族不計其數,傳統的邊境互市貿易手段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90后”浙江青年徐志杰就是在邊境利用互聯網創業初嘗甜頭的電商縮影。
3年前,徐志杰只身來到東興沿街叫賣糯米飯,起初每天僅售20多份,如今日售量已突破300份。由于說得一口流利的越南語,他和中越邊民打成一片,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糯米哥”。生意越做越順暢的徐志杰利用微信銷售起越南水果,收入可觀。
據東興市電商協會統計,僅14萬人口的東興市有1.3萬電商從業人員,當地網商在各大電子商務平臺開通的賬戶總數超過實體商鋪數量,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7億元人民幣,居2014年中國“電商百佳縣”第27位。
今年3月,中國相關部委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其中倡議共同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新的商業業態,探索投資合作新模式,鼓勵合作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各類產業園區。
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越南對加快邊境地區的發展亦給予充分重視。今年4月8日發布的中越聯合公報提出,盡快協商并確定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共同總體方案,切實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雙方還宣布正式成立基礎設施合作工作組和金融與貨幣合作工作組。
當前,一個由中越雙方各規劃10平方公里特殊監管區的跨境經濟合作區,以及連接中國廣西和越南廣寧省的中越北侖河二橋,正在東興和越南芒街兩地加快推進。全國首個人民幣與越南盾兌換特許業務亦于2013年在東興“先行先試”,今年1-4月個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達48億元。
“我會慢慢過渡轉向電商,希望這里會成為我事業發展的幸運地。”徐志杰表示,他招了20多名代理商,每天銷售300余斤越南榴蓮發往中國各地,與他一樣在邊境打拼的中越兩國民眾,未來一定可以在這里實現各自的夢想和價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