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善服務機器人產業的技術創新,實現跨界創新,智慧融合,解決共性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產學研協同合作,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主辦將于2015年7月20日至7月22日在南京市舉辦“2015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鏈創新與發展科技交流論壇”,本屆論壇是以科技創新為中心思想的技術交流論壇,將是服務機器人領域的又一次盛會。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機器人產業前景樂觀,由于人力資源成本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需求驅動,未來至少20年里,我國機器人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其中,服務機器人是下一個藍海市場,未來10年到20年服務型機器人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相關產業鏈上市公司有望獲得市場資金的青睞。
二級市場方面,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發現,上周機器人概念股表現可圈可點,在上周可交易的64只機器人概念股中,有58只概念股期間表現跑贏大盤(上證指數同期上漲2.05%),其中,工大高新期間累計漲幅居首達到50.27%,緊隨其后的東方精工、天奇股份期間累計漲幅也均超過40%,分別達到46.48%、40.28%,開元儀器(38.32%)、遠光軟件(35.68%)、博實股份(34.43%)、中興通訊(33.43%)、海倫哲(33.16%)、新海股份(33.1%)、斯萊克(31.77%)和科遠股份(31.27%)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在30%以上。
資金流向方面,上周板塊內共有9只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累計吸金37578.94萬元。分別為:科大訊飛(15709.07萬元)、東方精工(10952.19萬元)、天奇股份(6036.33萬元)、開元儀器(1991.86萬元)、大恒科技(1253.06萬元)、秦川機床(957.8萬元)、海倫哲(332.93萬元)、斯萊克(211.81萬元)和智慧松德(133.89萬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服務機器人分為專業領域服務機器人和家庭服務機器人,應用范圍很廣,主要從事維護保養、修理、運輸、清洗、保安、救援、監護等工作,市場潛力巨大。據統計,1998年至今,專業服務機器人累計銷量超12.6萬臺。截至2012年,軍用機器人、場地機器人、醫用機器人、物流用途機器人銷量分別為6200臺、5300臺、1308臺、1376臺,其中物流用途機器人數量占專業服務機器人比重僅9%,銷售額約2億美元。
投資機會方面,中信建投表示,建議從機器人產業鏈尋找投資機會:一是智能控制裝置,即工業自動控制裝置發展趨向于智能化,推薦海得控制;二是智能制造機器,即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及智能化成套裝備等,推薦機器人、天奇股份、博實股份、秦川機床;三是智能終端產品,即能夠融入智能化與網絡化的智能型產品,推薦三川股份;四是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業轉型下的投資機會,服務型制造是中國制造業企業從賣產品到兼賣增值服務的轉變,即服務型制造=產品+增值服務,推薦上海機電。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