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茂名市“茂名空氣全省第二”的消息使廣大市民倍感自豪,大家感同身受,在微信朋友圈紛紛曬出茂名當下的藍天白天,盡情分享居住在茂名的幸福感。
然而,近日茂名市網信辦在網絡監控中發現,一個本地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揭秘丨茂名空氣全省第二的真相!》文章,歪曲事實,誤導網民,將茂名市市區渲染成一個充滿灰霾、嚴重污染的城市,反襯其樓盤環境優美、更加宜居。7月30日下午,茂名市網信辦、市新聞辦、市環保局、市工商局等部門聯合,對該公眾微信號負責人、營銷經理、責任編輯進行了約談。
“所謂揭秘的真相”文章圖片內容嚴重失實
“除在其樓盤,茂名哪里還有這么藍的天空,沒有塵埃沒有刺激氣味的空氣!”在公眾號《揭秘丨茂名空氣全省第二的真相!》一文如此表述,還配上10多張圖片,將茂名市區渲染成一個充滿灰霾、嚴重污染的城市。
這則信息發布后,引起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對茂名市空氣的質疑,還被一些網站轉發。7月29日, 茂名市網信辦、市新聞辦、市環保局、市工商局等部門聯合對該微信公眾號進行了認真調查。通過核實,文中配圖是在陰天、暴雨來臨前等特殊天氣所拍攝,不能反映客觀真實情況,屬于嚴重失實。 “在茂名空氣質量一天比一天好的情況下,竟還有人發布這種信息真是太令人震驚!”市工商局經濟檢查科科長鄧毅慨嘆道。約談中,鄧毅嚴肅地告知公眾號負責人:“通過打擊別人,抬高自己,誤導消費者,已經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進行虛假宣傳。”
該公眾微信號負責人承認,所發布信息中的圖片是從網上截取抄襲,內容也是編輯憑空想像出來的,均未經過核實。“非常對不起!”被約談的公眾微信號負責人、營銷部經理、相關責任編輯清醒地認識到錯誤,不停地道歉。他們表示,今后一定會嚴格落實網絡相關程序,杜絕發布不實信息。
隨后,茂名市網信辦、市新聞辦、市環保局、市工商局等部門負責同志分別就《廣告法》、《環保法》以及我國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對被約談人員進行了普法教育。
“茂名空氣全省第二”指數真實權威可信
據了解,今年7月24日,省環保廳公布第二季度廣東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茂名市排名第二位,創歷史新高,與去年第二季和今年第一季度相比分別提高3名和7名,“優”級天數比第一季度增加了45天,達標率為100%,沒有出現污染天氣。
“茂名空氣質量和排名,是省通過嚴格考評后得出的結論,這些指數都是真實、權威、可信的,茂名市空氣質量的改善是不爭的事實,廣大市民也都感同身受。”市環保局法制科科長容偉說。容科長介紹道,茂名市歷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近年來,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級環保和相關部門切實履行職責,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認真組織實施新《環保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努力改善茂名市環境質量。通過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強化污染減排,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積極控制城市建筑工地、道路揚塵污染,強化餐飲油煙污染治理,收到了明顯成效。
“通過抹黑的手法,質疑、否定茂名市空氣質量不斷改善這一事實,以反襯其樓盤環境優美,更加宜居。”市網信辦負責同志說,該微信公眾號發布這些毫無根據的信息就是為了達到其促銷的目的。
網絡推廣營銷要自覺遵守“七條底線”
隨著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許多企業利用網絡新媒體為自己產品進行推廣營銷。在茂名市,電商利用網絡優勢,宣傳推廣茂名產品,弘揚社會正能量,涌現出“誠信荔枝”、“文明龍眼”等優秀營銷案例,贏得了群眾點贊,取得了良好營銷效果。但是,有個別企業營銷人員為了增加營銷文章點擊量,不惜違反社會主義道德,編造、傳播不實夸張信息,進行不當宣傳營銷,破壞了正常的網絡傳播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網絡不是虛擬空間,網絡是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現實生活中不能做的事情,在網上也同樣不能做。”市新聞辦負責人強調,企業營銷人員在開展宣傳推廣工作時,內容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要自覺遵守“七條底線”(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信息真實性底線),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對這種利用網絡傳播不實夸張信息,置社會責任于不顧的不當營銷行為,今后我們一定會予以嚴肅查處。”茂名市網信辦表示,今后將會重點打擊企業利用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網絡社交工具發布違法違規信息行為。對于傳播虛假信息的企業和個人,茂名市實行警告制度,及時處理,及時糾正,經過約談以后,若還發現有違規違法的現象,將訴諸法律程序。(記者/李文才 通訊員/楊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