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作為一種新型業態,跨境電子商務近兩年風生水起。我省也著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培育新的增長點。對跨境電子商務實施“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的通關模式,建立全省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沈陽、大連、葫蘆島等已經申請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買全球,賣全球,跨境電商運營平臺的背后,是傳統的進出口貿易形式向互聯網的快速轉移……
買全球,賣全球,跨境電商抓兩頭
“阿里巴巴1688全球貨源”的東北區域用戶可能會發現,在平臺上買東西,以前的發貨地是杭州,現在有時是營口,收貨時間也由兩天時間縮短成下單后第二天就能到貨。
這是由于“阿里巴巴1688全球貨源”項目今年挑選了四個城市在全國進行區域布局,營口位列其中,與珠海、江門、昆明一起,成為“阿里巴巴1688全球貨源”項目的重要合作伙伴。
8月18日,距離營口市政府與阿里巴巴簽訂 《(營口港保稅物流中心)海關特管區》電子商務平臺合作協議已滿3個月。據執行此項目的營口港(薈)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李宜森介紹,目前,通過項目執行公司入駐“1688全球貨源”平臺的企業已有20多家, 2000多種商品涵蓋了母嬰用品、食品飲品、美妝、服裝四大品類。
與此同時,設備時代(大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設備時代”,今年的銷售額已經超過6000萬元。
與營口跨境電商平臺買全球、賣全國的銷售模式一樣,“設備時代”也同樣擔著兩頭的市場,將遼寧的工業產品賣到全世界。
無論是買全球,還是賣全球,這兩個平臺背后,是傳統的進出口貿易形式向互聯網的快速轉移。
如何抓住兩頭的市場,增加跨境電子商務的業務量,兩個平臺,各有招法。
“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進出口港口之一,營口港已經與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多個港口建立了航運業務聯系,每年的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60萬標準箱,這讓我們有機會也有能力抓到國際的一手并且一流的貨源。 ”李宜森底氣十足。
避開市場成熟品牌,營口跨境電商平臺在同樣的貨源區域找尋同等質量的國外產品進行推廣,保證特色和品質。同時,依托港內進出口貿易公司的優勢,直接取得國外品牌最原始的授權,減少中間環節,取得價格優勢。
與營口跨境電商平臺這個新生相比,“設備時代”已經是學長級身份。它的電子商務之路源于1998年一名業務員利用互聯網與巴基斯坦客戶達成的交易,出口了一個20尺柜集裝箱的可口可樂。首席執行官徐延峰認為,企業之所以能夠從電子商務小組的試驗田,成長為全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領軍者,在于企業近20年來專注工業產品出口,自己做“蛋糕”。
“設備時代”目前服務的3000余家會員企業幾乎都是工業企業,其中機械設備企業占比超過35%。
擁有了貨源優勢,賣方市場怎么推廣?
承接“1688全球貨源”項目的營口港(薈)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坦言,搭上阿里巴巴這條大船,就是要借助阿里巴巴的品牌和在全球排在首位的平臺流量,為國內消費者提供更加質優價廉的商品。
靠區位優勢這一臺發動機還不夠
搭建平臺,同時集聚買方和賣方市場,實現快速、有效、低成本的鏈接,遼寧跨境電商今年很忙。
營口能夠搭上阿里巴巴的順風車,互聯網大佬看中的是遼寧獨具特色的區位優勢。
遼寧擁有環渤海港口圈,陸海空交通網絡發達,可以前瞻日韓市場,背倚俄羅斯和歐洲市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高效快捷的消費者體驗將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的比較優勢。
營口港是東北地區主要的外貿港口,集中韓、中日、中澳等50多個國家140多個港口貿易于一體,同時營口港開通了“營滿歐”鐵路運輸專線,貨物可以直達歐洲,比海運節省15天至30天。
電子商務最終都要通過線下實現送達,因此,到貨時間短不僅增強了電商的競爭力,也降低了成本,實現同質低價。以東北用戶購買日韓商品為例,以前是從寧波周轉到杭州后,再運至東北。如果在營口直接上岸,當天就可以發往東北地區。不僅從日本到中國的路途縮短了,也省去了國內二次周轉的過程。
正是具備這樣的優勢,又擁有全國唯一一個港內保稅物流中心,營口港(薈)十分看好跨境電商平臺這個板塊。相關負責人透露,隨著入駐企業增多,“阿里巴巴1688全球貨源”平臺下還會延伸出“yingkou.in.1688”專區,打造全球貨源東北地區的主要進口產品集散中心。
擁有如此優越的區位優勢,遼寧為什么沒能產生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跨境電商龍頭企業?遼寧本土的電商企業為何還要借力而行?
電商企業少、沒有集聚成型的電商產業;缺少電子商務從業人員;企業借助電商平臺的意愿不強烈;公共服務配套不多。這些元素的缺失,讓跨境電子商務缺乏助力,僅靠區位優勢這一臺發動機,難以提供持久動力。
在杭州運營中國跨境電商蕭山園區的大連天呈企業服務有限公司,是遼寧本土電商企業“外出打工”的代表。作為中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中唯一的民營園區,如今已集聚幾十家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因為滿足不了快速發展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區正計劃向外擴張,規劃的新園區占地20萬平方米,能夠容納三四百家企業。而在營口電子商務大廈里,目前也集聚了十多家電商企業,這其中還包括看中遼寧區位優勢的百度、58同城、趕集網等幾家遠來的“客人”,本土的電商企業寥寥無幾。
企業少,就難以留住從業人員。遼寧本土的跨境電商都感嘆,雇一個電子商務從業人才企業需要付出半年的培訓成本,才能培養為成手,還不好找。而同樣的價錢在南方可以直接雇一個成手操作,直接為企業創造效益。即便企業好不容易培訓出一個成手,又外流到南方了。
人才缺失又抑制了企業的發展,企業與人才之間難以形成良性循環,也就難以形成產業。今年5月,大連金普新區依托國家戰略和區位優勢設立的跨境電商試驗區開園,首期開放了260個辦公單位,在短短兩個月內舉辦了兩次招商大會,雖然有意向入駐的電商企業有近百家,但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90%都是規模比較小的電商企業,既缺乏這方面的專業人才,點擊率也不高,很難與園區定位相匹配。
企業間相互借力共拓市場
2014年以來,隨著國家海關總署等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跨境電子商務的政策,國內電商企業參與跨境電商業務的熱情高漲。
遼寧的電商企業也紛紛想趕上這股浪潮。由于沒有提早在跨境電商領域落子布局,面對市場空間已經被先行者占領并瓜分了大部分的形勢,營口港(薈)和“設備時代”給遼寧本土的電商企業提供了范本,不選擇在市場夾縫中生存,而是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專長,借力先行,共分“蛋糕”。
在眾多地區和企業感嘆東北沒有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和成型產業的聲音中,大連天呈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厲丙毅卻看到了商機:“沒有就是機遇,就是市場,遼寧極早布局,在東北地區先走一步,就能在區域競爭中搶得先機。 ”
厲丙毅一方面繼續在杭州拓展跨境電商園區業務,一方面想把成型的運營模式移植回遼寧:“東北地區目前還沒有特別成型的電商園區,我們也想與地方政府和地產企業合作,發展跨境電商平臺,給初創期的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專業的全方位服務,培育出更多有市場認知度的電商企業。 ”
“設備時代”首席執行官徐延峰也看中了跨境電商園區的集聚效應,與厲丙毅研究合作的事宜:“有些產品更適合進行快銷品出口的電商,杭州的電商企業集聚度非常高,我們也希望能將遼寧的工業產品通過電商園區的平臺賣全球,創造出新的增長點。 ”
與企業間的相互借力共拓市場相比,政府更應從區域發展布局,借力國家產業政策,制訂地方扶持政策,扶持起步期的跨境電子商務小微企業,培育一部分有能力的企業先成長,從而帶動產業發展。
在這方面,杭州已經先行。杭州市的信息港小鎮對入駐企業給予免租金政策,扶持新興小微企業發展。培育出的“掛號網”,如今在全國頗具影響力。
在我省,這樣的模式也正在大連復制。雖然遭遇了招商難,大連跨境電商試驗區還是穩定住了園區定位,引進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營銷指導的企業和提供外圍服務的企業。同時,根據大連地區特點,圍繞中韓跨境業務、雙D港地區工業產品、海產品和營養品等特色源頭產品,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
雙D港管委會副主任孔永澤感受到,本土的跨境電子商務規模企業少,更說明了設立試驗區的必要性,就是要憑借試驗區的扶持政策、專業服務能力和產業集聚效應,打造出引領東北地區跨境電子商務的“高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