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9月21日電(記者 蔣雪林 黃艷梅)第十一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21日在廣西南寧開幕。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稱,廣西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他邀請臺商利用廣西的區位優勢,共享“一帶一路”建設新機遇,共創桂臺合作美好前景。
本屆論壇是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連續6年在臺灣舉辦之后,再度移回廣西舉辦。論壇圍繞“共享發展新機遇共創合作雙贏”主題,舉辦桂臺農業合作高峰懇談會、現代農業合作論壇、漁業合作論壇、農產品加工與貿易合作論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文化創意合作論壇等活動。
陳武就桂臺農漁業、生態休閑農業、農業加工貿易合作提出三項建議:一是桂臺兩地攜手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新機遇,共創新型互利雙贏。將臺灣充裕的資金、發達的技術、先進的管理,與廣西豐富的資源、廣闊的市場、巨大的潛力,在廣西“雙核驅動”、“三區統籌”和“美麗廣西、生態鄉村”發展中謀求新的商機,進行新的對接,形成新的契合,開創新的前景。
二是務實開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精致農業、休閑觀光農業、光伏農業合作,打造以高端技術為先導,集農林漁、種養加(加工)、科工貿、游樂購于一體的現代特色農業。
三是完善廣西農民骨干赴臺培訓機制、農業學術研討交流機制、農業行業參訪考察機制,推動兩地農業新品種、新產品研發和新技術交流與合作,農產品產銷對接、農民合作組織建設、農業機械化生產、農村金融服務等方面交流與合作。
陳武說,過去十年,廣西與臺灣并肩攜手,成功舉辦了十屆經貿文化合作論壇,特別是2009年以來連續6年由自治區主要領導率隊,在臺灣舉辦6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得到臺灣政商各界高度觀注、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雙方緊緊圍繞兩地民眾普遍關心的經貿、文化、教育等議題深入研討,尋求合作,有力促進了兩地人員往來、機遇共享、經貿發展、文化共榮。
官方統計,10年來,廣西新增臺商投資558項,合同臺資79.08億美元,實際利用37.94億美元,分別是2004年以前總和的0.49倍、5.27倍、3.08倍。截至2014年底,廣西累計批準臺商規模以上投資1607項,合同臺資94.08億美元,實際到位50.24億美元,臺資連續多年成為廣西利用境外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桂臺經貿合作涉及旅游、農業、輕工、電子、汽配、化工、醫藥、房地產等領域,形成南寧加工產業集群、北海電子產業集群、桂林旅游產業集群。
陳武說,十年桂臺合作,農業成為亮點。目前在桂臺資農業企業約200家,總投資9.5億美元。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篩選臺糖系列30個品種,育出“玉選1號”甘蔗新品種,這對蔗糖產業占全國近70%市場份額的廣西來說,意義不凡。桂林興安、靈川等地建成臺灣葡萄新品種一年兩收示范基地,使廣西由傳統葡萄種植不適宜區變成特殊優勢栽培區。南寧橫縣、百色凌云試種臺灣高山茶,取得良好效果。臺灣美人椒、石斑魚成功引入廣西。臺灣休閑精致農業在廣西得到普遍重視和大力推廣,釋放出桂臺現代農業合作特色和廣闊前景。
陳武表示,廣西正在努力打造“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構建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全面實施“雙核驅動”戰略,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的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這些都將給廣西發展增添更大的動力,更為桂臺合作帶來新的機遇和空間。他真誠地希望與臺灣各界朋友一道共享新機遇、新成果,共同開創桂臺兩地合作發展雙贏新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