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美控股在北京開啟了首屆“國美杯•智能生活全球創客設計大賽”,在向公眾展示了部分創意智能家電、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設備的同時,邀請了近20家國內領先的智能硬件產業鏈中的各類企業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宣告國美開始著手布局智能硬件生態圈。
從簽約企業中來看,像三星、海爾、夏普、西門子、美的、格力、長虹、創維、海信、康佳、老板、方太等知名家電生產企業及技術公司赫然在列,國美的強大號召力可見一斑。不過引起筆者關注的是,一家既非生產廠家也非創客團隊的名為——西莓的公司也在簽約之列,帶著諸多疑問,筆者踏上了揭開本次簽約背后國美的真正意圖的采訪之旅。

國美控股集團總裁、國美在線CEO李俊濤與西莓總經理涂國文簽約
據了解,西莓于2012年成立,專注于為智能硬件企業及零售業界提供營銷推廣服務。 作為智能穿戴數碼品牌的整合者,旗下有時尚智能手表系列(inWatch映趣)、兒童定位通話手表系列(衛小寶)、全智能獨立通信手表系列(鋼鐵俠)、智能運動聲學硬件(TOPlay聽不累耳機)等多條產品線,一方面西莓為硬件創業公司提供營銷推廣服務和銷售通路,幫助創業團隊解決最實際的經營問題;另一方面則以整合推廣者的角色,與國美攜手在全國近千家門店,打造智能硬件體驗專區,為廣大國內消費者提供創新智能硬件的一站式體驗(售前→售中→售后)服務。
經過多方聯系,西莓總經理涂國文接受了筆者的采訪,他表示:此次簽約合作主要是依托于國美覆蓋全國的網點及其對智能硬件的戰略重視。當前許多本土及海外學成歸來的年輕才俊響應國家號召,加入創業大軍,幾乎高達40%的人選擇了智能硬件方向,而我國每年有大量具備創新優勢的產品完成試產推向市場。在這樣的形勢下,西莓與國美的戰略合作將直接有利于本土創新企業的成長,一部分“產品有創新實用價值、但是在營銷推廣服務及銷售通路方面相對能力較弱的”新生企業將會直接受益。
據國美門店某負責人透露,目前我們正在搭建的線上線下銷售服務體系已經初具雛形,與西莓這類企業的合作,可以直接把創客團隊、優質產品、國美O2O、廣大消費者加速連接起來,讓創新產品真正地走入老百姓的生活中。
在活動現場,筆者通過與一位海歸創客的交談獲悉,智能硬件創業比軟件創業相對更難,且不說投入大、時間長,最難跨過的坎是營銷推廣及銷售通路,這也是許多非常不錯的創新產品最終難產的主要原因。據一位來自深圳的本土硬件創業者介紹:自己的團隊曾操作過一些門檻較低的線上電商模式,包括線上首發、眾籌等等,當時的效果還是不錯的,但隨著行業快速擴張,產品數量暴增,且受制于頁面呈現面積及搜索結果的排序,線上平臺的資源和注意力只能集中于少量的爆款產品。一些設計新穎、功能獨特的產品還沒及時推廣,就被變相擱置,無法獲得關注和資源支持。
這次國美布局智能硬件生態圈,并有專業的整合營銷服務商,對中小創業團隊來講,是一次新的機遇。因為憑借國美強大的線上線下覆蓋能力,使得毫無渠道特長的創客團隊僅憑優質的產品,就有機會進入國美智能硬件體系。智能硬件產業的春天要來了嗎?
筆者分析,吸引國美大膽布局智能硬件的主要原因,來自于產業規模的快速興起,其中又以智能穿戴類設備的增長最為引人注意。據IDC公布的數據,2015年第2季度全球智能穿戴設備銷量達到1810萬部。由于移動互聯網在中國市場的火熱發展,可以預期,智能穿戴設備的市場擴張將遠超當年智能手機在中國的發展進程。筆者通過從產業鏈上游拿到的一組數據可以做出印證,率先爆發的兒童智能手表市場從2014年開始出現以來,近兩個月的出貨量達到了300萬/月的水平。同時,低價小米手環與蘋果Apple Watch又分別引領著其他兩類市場,終端銷售量級都在百萬級規模。
創新產品如果不能順利地進入市場,企業就無法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尤其對于中小型創新企業,產品能成功走向市場銷售是必須要邁過去的坎。一方面國家在鼓勵、倡導全民創業、創新, 另一方面處在產業鏈前段的營銷服務、銷售通路型企業也加入到產業推動者的隊伍之中,無意是利好因素。站在智能穿戴數碼高速增長的風口, 國美開啟智能生態的布局,這一切不言而喻,但智能硬件的蛋糕到底有多大,還需要拭目以待。